黃鈞昌

兩個月的集訓結束,適值魯中我軍開始反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民兵連奉調支援魯中部隊在膠濟路沿線作戰。 魯中部隊擔當了主攻嶧縣城的任務,黃鈞昌所在的民兵連擔起了為魯中部隊火線搶救傷員的任務。 部隊打到哪裡,黃鈞昌就帶百餘民兵跟到哪裡。

黃鈞昌
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開始大舉進攻解放區。為此,魯中區人民武裝部發出訓令,要求各級民兵按戰時體制編制,抓緊進行訓練。9月,沂中縣人武部開始編練民兵。扈山區抽調各村民兵組成民兵連,西梅溝村黃鈞昌任副連長。民兵連組建完畢後開至夏蔚集訓,主要學習行軍、射擊、利用地形地物等作戰基本常識和技能,同時學習如何救護傷員和轉運傷員。
兩個月的集訓結束,適值魯中我軍開始反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民兵連奉調支援魯中部隊在膠濟路沿線作戰。此階段作戰結束,民兵連在青州一帶休整。12月初,敵徐州綏靖公署集結25個半旅兵力,分路向蘇北、魯南解放區進攻。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等指揮下,迎擊進犯之敵。魯中主力四師、炮團及九師一部趕到魯南。1947年1月2日,我軍在棗莊、嶧縣一帶發起了聚殲國民黨軍整編二十六師及第一快速縱隊的戰役。戰至4日,敵少部逃入嶧縣城頑抗。魯中部隊擔當了主攻嶧縣城的任務,黃鈞昌所在的民兵連擔起了為魯中部隊火線搶救傷員的任務。嶧縣是敵人最後掙扎的一重要據點,攻取嶧縣的戰鬥異常激烈。部隊打到哪裡,黃鈞昌就帶百餘民兵跟到哪裡。部隊攻城牆,民兵就在城壕邊,只要有人負傷,黃鈞昌總帶頭跳出掩體,冒著呼嘯的子彈把傷員搶下來,運下去。既要搶救傷員及時,又要儘量保證民兵的安全。黃鈞昌精明幹練,又有文化,把集訓中學到的知識技能非常好地運用到火線搶救中去。當敵人的槍彈、炮彈打到民兵所在的附近地區時,他能迅速及時地帶領民兵轉移地點;當我軍衝上去壓住敵人的火力時,他又馬上帶隊跟進,因為他知道往往這時負傷的多。攻城戰鬥最激烈的I月10日夜,他一人連續從火線上背下七位傷員,全連民兵個個爭先,把部隊的傷員全部搶運出去。11 日,嶧縣城被攻下,敵整編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被活捉,消滅敵8000餘人。扈山區民兵連集合查點人數,竟無一人傷亡。
魯南戰役後總結評功,黃鈞昌被評為特等功臣,獎大槍一支、軍衣一套。經連指導員黃獻勛介紹,黃鈞昌被民兵連黨支部接納為中共預備黨員。《魯中大眾》、《前衛報》前線記者採訪了黃均昌,報導了他火線上勇救傷員的事跡,前線立功的喜報很快傳到家鄉,沂中縣委、縣政府為表彰黃均昌,特製了寬l米多、高50多厘米的光榮匾送到黃家。等黃均昌復員回到家時,光榮匾已高懸於大門上方。當時正值土改複查,黃鈞昌是地主出身,理應將房屋、浮財拿出分給貧僱農,鑒於他支前的貢獻,沂中縣委、縣政府指示扈山區委、區公所和西梅溝村黨支部,不準動黃家的財產。
1947年8月,黃鈞昌又參加為期一年的擔架隊,隨華野八縱進軍魯西南,轉戰蘇皖豫,直到次年初秋方復員回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