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全鄉整體地勢凸起(黃荊嶺山脈區域), 其間高低不平,山間基岩裸露,地表岩溶洞、窪地、漏頭極為發育。有26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623戶,總人口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萬人,擁有水田面積1.2萬畝。1995年撤區並鄉,原白馬鄉和黃荊鄉合併為黃荊鄉,總面積49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600餘米,西部是很長的黃荊嶺山脈(資江主幹與邵水西支檀江的分水嶺),又在衡邵乾旱走廊的一隅。
鄉鎮工作
邵陽縣黃荊鄉針對新形勢下鄉鎮工作的特點,抓住關鍵環節規範幹部職責,創新幹部管理的工作激勵的長效機制,推行了“兩片管理、四線分流、五項承包”的新型運作格局,收到了很好效果。至3月下旬,全鄉已完成財稅入庫5萬餘元,計畫生育婦檢和“四術”節育措施落實面達96%,社會撫養費徵收率達93%。
2007年年初,黃荊鄉針對過去少數幹部存在的“頭腦熱,面孔冷,心思散,腿腳懶”等毛病,決定把企業的競爭機制引進行政機關,有效創新幹部工作的激勵機制。他們的具體做法是:把全鄉17個行政村按照地理區位劃分為黃荊和白馬兩個管理片區。書記和鄉長自任片長,各交納風險抵押金1000元;根據黃荊鄉工作特點,全鄉工作共設定了財稅、計畫生育、經濟發展和安全穩定四條線,每條線明確了具體職責和任務指標,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線長,線長交納風險抵押金500元;在此基礎上,線長最佳化組合線員,推行分線駐村的方式,承包財稅入庫、計畫生育、安全穩定、動物防疫和興辦實事5項任務指標,由線長和黨委政府簽訂全年目標責任狀,線員和線長簽訂任務完成責任書,交納風險抵押金300元,年終按百分制進行考核,實施任務分解到人,獎罰責任到人,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黃荊鄉由於推進了“兩片管理、四線分流、五項承包”的管理機制,出現了“四多四少”的新氣象:按時上班的多了,上自由班的少了;下村紮實工作的多了,從事娛樂活動的少了;熱愛本職工作的多了,從事第二職業的少了;為民辦實事的多了,無所事事的少了。僅2008年3個月時間,全鄉已籌措資金26萬餘元,投入到大付長1.6公里的村道,南山和白馬村至下花橋鎮長2.5公里的鄉道已正式破土動工,全鄉新增藥材種植面積110畝,預計可為農戶創利50多萬元。
邵陽縣黃荊鄉針對新形式下鄉鎮工作的特點,推行“三片包村,一線創收,風險抵押”的新型工作機制,收到了良好效果。截至5月下旬,黃荊鄉已落實災後重建資金15萬元,幫助8個村完成了農網改造。
2007年元月以來,黃荊鄉把企業的競爭機制引進黨政機關,具體做法是把全鄉17個行政村按照地理區位劃分為3個片管理,實行3個行政片包村、一條財貿線創收,片長和線長實行民主選舉產生,交納風險抵押金1000元,承包財稅、計畫生育、經濟發展、災後重建和綜合治理五大指標,財貿線負責國地稅任務完成和招商引資工作。在此基礎上,片長和線長再最佳化組合片員,各項任務指標細化分解到村,推行片員包村責任制,同時交納風險抵押金1000元,並和片長簽訂全年任務責任狀,實行每月考評和年終總評,獎罰責任到人。
“三片一線”工作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僅一個季度來,全鄉已完成財政入庫任務35萬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110%。上門為特困民眾發放慰問金6.6萬餘元,落實中藥材種植面積750畝。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轄區內現有小I型水庫1座,小II型水庫1座,山塘6700口,電灌機埠22處,有鄉道1條,村級公路17條,構成了鄉內公路交通網路,全鄉有國中2所,國小4所。
抗旱救災
邵陽縣黃荊鄉抓住旱情緩解良機,從外地調入100多公斤秋蕎麥種子,於2008年8月28日將長鄉、毛鋪等村無水栽插晚稻的400餘畝農田全部翻耕種上秋蕎麥。2008年,該縣被拋荒幾年的4900多畝田土完成翻耕複種。 6月上旬以來,邵陽縣農作物受旱面積達47萬餘畝。儘管採取各種措施傾力抗旱,但仍有5000餘畝水稻和旱作物失收,成為荒地。邵陽縣委、縣政府提出“100%翻耕、100%種上農作物、100%有效收穫”的消荒目標,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片、駐村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組長包丘塊”的工作責任制,將消荒工作與幹部的生活補貼及年度考核掛鈎。全縣有5名分管農業的鄉鎮副職或駐村幹部因消荒工作不力,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為順利消荒,邵陽縣積極解決技術、水源、勞動力、資金短缺等瓶頸,編印《消荒播種作物及栽培技術要點》1.2萬份,發放到各鄉鎮、村,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種秋玉米、秋大豆、秋馬鈴薯、秋蕎麥等旱糧或其他經濟作物。縣財政從產糧大縣獎勵基金中拿出30萬元,各鄉鎮投入23萬元,涉農各部門擠出20萬元用於耕地消荒。建立多種流轉機制,通過代耕、代種和轉包等方式,引導種植大戶和農民投資拋荒地復耕複種。
飲水工程
2008年,投資250餘萬元修建的大塘壠水廠最後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啟動後,清澈的自來水嘩嘩地流進315戶農戶家中時。邵陽縣黃荊鄉大坪村的男女老少像過節日一般燃放了200多元錢的鞭炮,歡呼自來水進村,結束了全鄉村村組組男女老少挑水“扁擔軍”織成的悲壯的飲水史。
黃荊鄉地處邵陽縣北部,平均海拔700多米,全鄉境內到處是裸露的石灰岩,地下溶洞遍布,嚴重乾旱缺水,有人戲稱“那是一個乾死蛤蟆餓死老鼠”的“上甘嶺”。每年乾旱季節,二三十擔水桶排成長龍,不分晝夜地守在那泥縫中一滴滴掉下來的泉水邊。有5個村的農民為了一擔水要往返4公里路程到邵陽市大祥區面鋪鄉去擔水,一個來回要3個多小時。遇上特別乾旱的年份,只好請縣政府派出消防車,從鄉外運水給老百姓飲用。對此,為徹底改變全鄉人畜飲水的困難狀況,黃荊鄉黨委政府抓住中央加大國債資金投入的契機,大力實施“人飲工程”項目。民眾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自發籌資55萬元。2003年,市、縣水利局和市、縣發改局分別投資16萬元和12萬元,修建了金珠村劍桿岩飲水工程,實行三級提水,首批解決了金珠及相鄰村組1200多人的生活用水。
為了尋求最佳水源解決方案,黃荊鄉組織專門技術力量逐處實地勘察,因地制宜採取打井、引水、提水和集雨等多種形式,以最少的投入獲最佳的效果。2005年,有關部門深入黃荊鄉現場辦公,解決220萬元,鄉里自籌30萬元,興建大塘壠集中供水工程。2006年10月工程開始供水第一批1600戶近7000人用上了清潔衛生的自來水。現工程已全部竣工,日產水700方,可解決全鄉10個村,5所學校近11000人的生活用水問題。
全鄉共投資400多萬元,興建人飲工程50多處,解決全鄉14個村16000餘人的飲水問題,受惠農民達90%。
無媽鄉
2015年8月8日訊息,這個名叫黃荊鄉的地方,僅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中,就有132個孩子處於“失母”狀態——除了母親正常死亡,其中有116個孩子的母親因為逃婚或改嫁離開了他們。
這些“無媽”的孩子,身上的故事大同小異: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他們中很多人幾乎已經記不得媽媽的樣子,或者根本就沒有印象。他們想找,卻不知道媽媽在哪裡。
“媽媽”,這句世界上最溫暖的稱呼,在他們的世界裡,成了一種不願碰觸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