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坑舊圍

黃竹坑舊圍,古稱香港村、香港圍,是香港昔日一個鄉村,位於今香港島黃竹坑的香港仔隧道出口及黃竹坑醫院一帶,被傳為香港地名來源之一。

簡介

黃竹坑舊圍,古稱香港村、香港圍,是香港昔日一個鄉村(但並非圍村),位於今香港島黃竹坑的香港仔隧道出口及黃竹坑醫院一帶,被傳為香港地名來源之一。

歷史

該村建於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當時被稱為香港村,因該村附近的石排灣當時為轉運莞香的港口而得名。萬曆年間郭棐所著的《粵大記》中也有香港村的記載,但將該村標示於今日的鴨脷洲上(見右圖右上角)。
清朝初年,朝廷實施海禁令,使香港村一度荒廢。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才由一名叫周啟文的村民復村,並改稱香港圍。該村雖然被稱作“圍”,可是實際上從未設立任何圍牆,有別於其他香港圍村。此外,由於該村附近有一條從南朗山流入香港仔海峽的溪水清冽甘甜(今黃竹坑明渠),故此有“香江”之稱,也成為了香港的雅稱。
至1841年香港開埠,香港圍已有約二百名村民。據說當年一批英軍經過該處附近,並問當地居民所在何地。當地居民回答Hong Kong(香港),所以整個島嶼就被稱為香港島,該處附近則改稱香港仔。
1860年,由於村民不斷增加,土地不敷套用,於是於香港圍以東發展新圍,晚清及香港著名人物周壽臣便是在新圍長大。到了1936年,英王佐治五世為表揚周壽臣對香港貢獻,將香港圍附近一山頭命名壽臣山,舊圍、新圍附近一帶則得名壽山村。
香港重光後,該村的名稱逐漸被稱為黃竹坑舊圍。1970年代末,隨著香港仔隧道工程展開,大部份的黃竹坑舊圍地方已被政府強逼拆卸。但因小部份村民跟前 (英屬) 香港政府,甚至跟清朝時代已有契約,所以該小部份地方則得已留至今天,不過隨著舊圍人民遷出,舊圍的將來得以想像。大部份的原址已成為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黃竹坑醫院、港大同學會書院及興建中的聖保羅男女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