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鱉小水體生態養殖技術

黃沙鱉小水體生態養殖技術講述了人工養殖黃沙鱉的操作技術的技術。

養殖定義

本文所指的“小水體”是指養殖水體面積在1畝以內的人工養殖環境,“生態養殖”是指模仿自然界中黃沙鱉靠捕食螺、魚、蝦和蚯蚓等動物來維持生活和生長的條件,在養殖黃沙鱉過程中,配套養殖餌料動物,即養殖黃沙鱉的全過程均投餵鮮活動物餌料,同時對養殖水體水質採用定期投放生物製劑來調節,對鱉病的預防主要依靠中草藥進行。人工養殖黃沙鱉的操作技術完全可以參照人工養殖中華鱉的技術方法,但是,在進行小水體生態養殖黃沙鱉生產時,除了參考人工養殖中華鱉技術方法外, 為了達到“生態養殖”的目的,還要特別注意掌握如下技術要點:

技術要點

一、黃沙鱉親鱉的挑選和放養密度

黃沙鱉的繁殖技術與中華鱉繁殖技術一樣,完全可以參照中華鱉繁殖技術進行黃沙鱉的人工繁殖,但是為了得到特徵明顯、生長特性良好的黃沙鱉苗種,在實際生產當中,還要特別注意把握如下技術要點:

1.親鱉的挑選與放養比例。要挑選體型外貌符合黃沙鱉成鱉的特徵、年齡3冬齡、體重1.5kg以上、四肢完整無畸形、體質健壯無傷痕、背部朝地時能迅速翻轉的鱉作為繁殖用親鱉,雌雄親鱉的放養比例4~5∶1,並要求雌雄親鱉的個體大小基本一致。

2.受精卵的挑選要點。卵體近似圓球型,一端有一圓形的白色半透明區,卵徑1.5cm~2.2cm,卵重5g~8g,大小均勻,卵殼完整光滑,色澤柔和,光潔度高,無雜紋。

二、環境條件

1.水源:水質清潔無污染的水庫水、山溝水、井水、河水、溪水等。

2.養殖池:建造養殖池時,要選擇環境安靜、有符合要求的水源、進排水方便、底質為紅壤或黃壤泥沙質的地方建池(最好是選擇能建成自然流水條件的地方建池)。養殖池面積不宜過大,如果是庭院養殖,每口養殖池面積一般以50平方米~80平方米為宜;如果是池塘養殖,則每口池塘面積一般以1畝左右為宜。養殖池池壁、壁頂要用磚或水泥板砌成沿池壁頂周圍朝池水水面一側垂直出檐10cm~15cm的防逃裝置。

3.曬背台:面積100平方米以下的養殖池,在池內向陽的一面用竹板或木板設定3個~4個面積為4平方米~5平方米以15度角斜入水面下20cm左右的平台,作為鱉的曬背台。面積100平方米以上的養殖池,可以直接用寬20cm~30cm的竹板或木板製成長為10m~30m的浮橋2條~3條浮於水面,作為鱉的曬背台。

4.飼料台:面積100平方米的養殖池,在池四周離岸邊1m左右的水面上固定設定3個~4個面積1平方米~2平方米的木板平台作為飼料台,飼料台一側以10度角左右斜入水面下20cm。飼料台上釘上若干枚露出板面長6cm以上的釘子,用以固定飼料團。

5.配套的鮮活餌料生物養殖池:餌料養殖池的建設按養鱉池和鱉餌料養殖池1:5~10的比例來配套建設,主要用於福壽螺、田螺、泥鰍等的養殖。

三、幼鱉培育

1.養殖池大小及培育前的處理:培育池面積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為宜,池底底泥經翻耕耙熟,池水經肥水培育浮游生物,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池中1/3的水面投放水浮蓮,以供稚鱉曬背、活動,飼料台要設定在沒有水浮蓮的水面上。

2.嚴格挑選稚鱉:稚鱉的出殼體重3g以上,卵黃囊收斂良好,不發炎,泄殖孔潔淨;體形完整健壯無畸形,頭頸伸縮自如,四肢有力,平地上背部朝下放置時數秒內立即翻正。

3.培育密度:10隻/平方米~15隻/平方米。

4.飼料投餵:魚、蝦或福壽螺剁碎攪成肉糜投放在飼料台上,日投餵量為鱉體體重的8%,分上、下午2次投餵。

5.日常管理:每天注意巡池查看鱉體的活動情況和攝食晴況,每天測量水溫、氣溫和培育池池水的透明度,每隔15天左右測量稚鱉的體重、背甲寬和鱉體體高,以了解稚鱉的生長情況,對檢查測量的結果要做好詳細記錄,建立生產檔案,以備日後查詢。每隔15天左右,向培育池潑撒生石灰1次,以保持培育池池水的pH值在7.5左右,生石灰用量為20g/立方米~30g/立方米。每隔10天左右向培育池中施放光合細菌1次,用量為投放原菌液濃度為30億個活菌體/g的菌液150g/立方米~200g/立方米。

四、成鱉養殖

1.挑選幼鱉:嚴格按照外部形態要求挑選幼鱉。

2.放養密度:3隻/立方米~4隻/立方米。

3.飼料投餵:福壽螺等貝類去殼取肉或小雜魚、蝦洗淨剁碎,鱉體體重在100g以內,要將螺肉或魚肉剁成粒徑為0.3cm~0.5cm大小的碎肉投餵;鱉體體重在100g~150g以內時,要將螺肉或魚肉剁成粒徑為0.5cm~0.8cm大小的碎肉投餵鱉體體重在150g~200g以內時,要將螺肉或魚肉剁成粒徑為1.0cm大小的碎肉投餵;鱉體體重在200g~350g時,要將螺肉或魚肉剁成粒徑為1.5cm左右的碎肉投餵;鱉體體重在350g以上,即可直接投餵去殼福壽螺肉或粒徑為2.0cm左右的碎魚肉。每年5月~10月上旬,水溫在25℃~30℃,日投餵2次,日投餵量為鱉體體重的5%;每年的3月~4月和10月中旬~11月,水溫在25℃以下,鱉體活動量少,攝食量也較少,每日只投餵1次,日投餵量為鱉體體重的2%~3%;當水溫低於15℃時,鱉體處於冬眠狀態,不投餵。

4.日常管理:與幼鱉培育管理相同,只是當鱉體體重長達500g以後,除了投餵去殼螺肉和魚、蝦肉外,可直接向鱉池中投放一些鮮活福壽螺或活泥鰍,讓鱉自行捕食,投放量約占總投餵量的2/3,這樣可以鍛鍊鱉的野性,提高鱉體肌肉的品質。

(本文已被瀏覽 637 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