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東

黃樹東

黃樹東現為美國著名金融機構高管,旅美學者。2011年,推出重磅力作:《中國,你要警惕》,甫一出版,即受到媒體和網友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黃樹東
性別:男
職業:金融投資
工作地:美國
上山下鄉的知青一代,後赴美留學。90年代中期以來,就職於美國頂級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投資和資產管理,成績斐然。期間同許多投資家和金融領域的學者有大量深入交流,包括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投資和金融市場有深刻的體驗和認識,親歷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
危機以來,基於親身感受和長時間的觀察思考,寫作了《中國,你要警惕》和《大國興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線之爭》,探討中國經濟轉型中的發展戰略和社會經濟問題。其中,《中國,你要警惕》著作權已輸出到香港等地。
作品一:《大國興衰》:溫鐵軍、程恩富、王紹光、張國慶聯合推薦,並被稱為“真正關心中國和世界命運的人士都應該細讀的書”。


作品二:《中國,你要警惕》:引發專家學者及網友熱議,被稱為:“對中國未來走向最有借鑑的書”。

姓名:黃樹東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671220
技術職稱:高工
職務:副所長
畢業學校:大慶石油學院
最高學位:大學
所學專業:鑽井工程
從事專業:鑽井科研和服務
其他熟悉專業:計算機
工作單位:大慶石油管理局鑽探集團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通訊地址: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郵政編碼:163413

工作簡歷

199107~199206,鑽井二公司四大隊1274隊,從事鑽井工作,技術員
199206~199609,鑽井研究所工藝室,從事科研與現場試驗,助理工程師
199609~199908,鑽井研究所工藝室,從事科研與現場試驗,工程師
199908~200112,綜合規劃設計中心,從事科研與鑽井工程設計,工程師
200112~200209,綜合規劃設計中心,從事科研與鑽井工程設計,副主任工程師
200209~200410,綜合規劃設計中心,從事科研與鑽井工程設計,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200410~至今,鑽井工藝所,從事科研與服務,副所長高級工程師
擅長專業及領域:鑽井工程和計算機

主要成績

參加工作以來,主持或主研完成了9項科研成果,其中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在科研工作中,作為主研完成了“深井鑽具組合設計”項目,負責完成了該項目的軟體編制和現場試驗工作,與同期所鑽的深井相比平均鑽具斷扣、刺扣和粘扣數減少77.8%,鑽具更換率減少68.7%,井身質量合格率100%,對減少深井鑽具失效,提高鑽頭工作指標和有效克服井斜問題,實現快速安全經濟有效鑽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該項目獲局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了“小井眼鑽井參數優選技術研究”項目,率領大家試驗和推廣300餘口井,為大慶低壓低滲透油田有效開發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單井節約直接開發成本15%,獲得2526萬元的經濟效益,同時為老井開展象老井側鑽和加深等重複利用技術研究奠定了基礎工作,獲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參加了“小井眼鑽井完井技術推廣套用”項目,該項目獲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參加了部級“小井眼鑽井完井配套技術研究”項目,榮獲部級二等獎;此外還參加了“深井鑽井技術經濟評價”、“套管鑽井完井技術調研”、“三低小油田有效開發的經濟性評價”、“松遼盆地北部三肇地區隨鑽地震技術研究”科研項目,目前正在開展“LWD隨鑽數據截取和解釋技術研究”科研項目。在鑽井工程設計上,作為第一設計人開展了大慶油田最深的葡深1井鑽井工程設計,參與了青海的鴨深1井和油田內的第一口欠平衡井宋深101井鑽井工程設計,主持了吉林的昌27井和油田內古熱1井、衛深5井、肇深11井、汪深1井、杏深1井、徐深1井等特殊井鑽井工程設計,累計數量300餘口,同時主持了印尼、阿曼、阿爾及利亞、委內瑞拉、墨西哥、蒙古國的外文鑽井工程設計,為海外市場開拓作了技術支持。
在組織科研攻關的同時,不斷進行深層次的理論探索,發表論文4篇(《外圍油田小井眼開發井鑽進參數優選技術》發表在《大慶油田地質與開發》2000年第5期,合著(排名第一)。《大慶外圍三低油田小井眼開發井鑽井動態系統的建立與套用》發表在《鑽采工藝》2001年第6期,合著(排名第一),同時收錄在2005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大慶鑽井技術新進展》書中,刊號為ISBN 7-5021-5092-7/TE.3339。《欠平衡鑽井設計中若干問題的考慮》發表在《鑽采工藝》2002年第1期,合著(排名第一),同時收錄在2005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大慶鑽井技術新進展》書中,刊號為ISBN 7-5021-5092-7/TE.3339。《鑽井工程軟體的對比與分析》一文,合著(排名第一),發表在2005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大慶鑽井技術新進展》書中,刊號為ISBN7-5021-5092-7/TE.3339)。此外,曾編寫部級“小井眼鑽井完井配套技術研究”項目技術報告和鑑定報告,並進行了評審答辯。
2003年當選為第三屆院級鑽井工程設計技術分析與評價技術帶頭人;2005年當選為第四屆院級水平井鑽井工藝技術帶頭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