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
1987年,他承包了馬巷鎮洪溪村村辦土榨油坊。黃文傳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是家庭壓力,妻子反對、岳父母也不支持,認為最終要“虧”;二是資金壓力,僅有一點錢已成為承包款上繳村里,哪來的生產資金;面對這個“爛攤子”,他認為如不下決心更換設備,照此經營下去,只能包賠不賺。他關門外出,奔波十多天,從親戚、朋友處多方籌借、終於,他的第一步計畫實現了:維修了廠房,更換了設備,“土榨”成了“機榨”。自承包第二年開始,年生產能力達到8600噸屯食用油。一九九二年,黃文傳重新征地15畝,掏出自己多年的積攢,大膽向銀行貸款,投資1000萬元,新建廠房、倉庫、辦公、生活設施等8200平方米,所有機器設備全部“鳥槍換炮”,昔日的小廠一躍成為“洋”氣十足的大公司。“廈門中盛糧油企業公司”正式成立。他在招聘技術骨幹、科技人員甚至員工時,十分重視文化程度,對技術骨幹或管理人員,他都要親自面試,把好招工關。他認為,員工的文化程度、知識含量,直接影響到運作,從而影響到產品質量。現在,公司共有職工236人,就有職業中專學歷以上128人,大專以上學歷76人,本科以上37人。
黃文傳一直把目光盯在科技上,他認為,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科技先導是關鍵。平時他除了注意蒐集有關本企業的科技信息,還經常走向科研單位,對產品的原材料,產品的新品種開發等虛心請教,甚至與科研單位共同開發,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新產品。他頭腦中的質量弦時刻都沒有放鬆過。除了公司技術人員經常自測外,他還與省糧油科研所及廈門市糧油質量監督站長期掛勾,請他們定期到公司進行抽查、測檢,以保持質量的穩定。黃文傳在注意抓好企業經營管理的同時,還特別注意搞好企業的文明建設,樹立企業文明形象,注重社會影響。多年來,他帶領廣大職工堅決模範地執行黨和國家以及地方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他始終以農民的質樸,嚴格要求自己,克服文化程度低的閒難;聘請法律顧問,認真學法,自覺守法,依法經營和管理;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和管理水平。他大力支持建立企業黨支部、工會、團支部和青年俱樂部,訂閱多種報刊雜誌,購置多種活動用具,活躍職工文體娛樂生活,使公司湧現出一大批文明、禮貌、積極向上的優秀職工。公司還注意從員工的著裝規範,到言淡舉止,到組織學習文明禮貌用語,有意識地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中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