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崗村[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何家鄉下轄村]

黃崗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何家鄉西北部,屬半山區,以村委會駐地黃崗得名。全村區域面積14357畝,其中:耕地面積749畝,山林面積13100畝(國家級生態公益林面積8407畝,杉木、毛竹、松木7500畝),茶園、果園458畝,水田50畝。轄5個自然村,325戶1096人。

區位概況

全村現有勞動力612人,其中,外出務工332人,農林牧業188人,經商服務業92人。全村共有黨員41人,村民代表28人。

歷史沿革

明、清屬定陽鄉十三都光字莊,1929年後屬定陽鄉五保,解放初屬琚家鄉五村,1956年建黃岡高級社,1958年改為黃岡生產隊,1961年改稱黃岡大隊,1983年改為黃岡村。

自然環境

黃崗村位於北緯28°51′,東經118°30′,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約16.5℃—17.5℃,無霜期220—235天左右,年降水量1730—1830毫米。地貌特徵以丘陵、山地為主。

交通環境

黃崗村交通便利,距常山縣城15公里,距杭金衢高速出口7公里,距320國道7公里,至205國道3公里,到黃衢南高速10公里。

經濟概況

近年來,黃崗村以國家級森林公園旅遊風景區黃岡山為核心,大力發展休閒旅遊業,促進全村經濟快速發展。柑桔、胡柚、外出勞務、苗木種植、蠶桑、茶葉是全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2011年經濟總收入534萬元,人均收入8990元。

旅遊景觀

黃崗村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黃岡山、江南千年古剎—萬壽寺、烏鷹塢水庫、黃崗瀑布、四賢祠、萬壽塔、蓮花洞等自然、人文景觀。

國家級森林公園—黃岡山

黃岡山坐落於黃崗村西部,海拔713米。黃岡山的地層是志留紀和泥盆紀的巨厚砂岩,黃岡山谷深林密,形成高山峻岭,是浙西懷玉山脈的組成部分。

黃岡山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日照最多在8月,最少在1月和12月。年降雨量平均1000毫米。黃岡山上植物、野生動物、中藥材種類繁多,四季景色各異、風光迷人,山內有谷名“華佗塢”,相傳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在東吳行醫時曾在此採過草藥。入山口的烏鷹塢水庫,有“高峽出平湖”之妙境。

黃岡村自去年被列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已完成道路硬化、亮化、潔化、村衣、消防水池建設等多項工作,創建工作仍在有序開展。此外,浙西地區最大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日前已落戶我村,基地建設已於五月開工。黃岡村熱忱歡迎社會各界蒞臨參觀指導、洽談合作!

四賢祠

元朝廉訪史也兒吉尼為紀念秦監御史祿、漢伏波將軍馬援、唐桂管觀察使李渤、唐桂州防禦使魚孟威“四賢”於元至正十五(1355)興建。據元代黃裳《靈濟廟記》記述:“興安靈渠,有史祿始作以通漕,既而漢伏波將軍繼疏之,唐觀察史李渤始為鏵堤以固渠,作陡門以蓄水,而防禦史魚孟威復增修之。”

起源

四賢祠,原稱靈濟廟,位於桂林地區興安縣靈渠畔。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廣西巡撫陳元龍曾重建“四賢祠”。後又傾圮。現存二層古式建築,為1982年重建,還增置了遊廊、東西門樓、小榭等,面積851平方米,祠院占地2500平方米,祠內塑“四賢”像以供人瞻仰。院內現存歷代石碑26件,多為建祠記事碑,其中一碑半邊平陷大樹內,被譽為“樹吞碑”奇觀。

四賢祠的創建,人們竟不知起自何年何月,也不知創始者為何人,如今,我們只能從元人黃裳的《靈濟廟記》碑文中知道一個大概: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嶺南西道肅政訪使也兒吉尼見靈渠陡潰渠涸,無法通航,便捐俸旅靜江路判官王惟讓領導修渠,可遇上秋雨連綿,奮鋤難施,工程進展異常緩慢,祠後來他們偶然在“西山之地”發現了四賢舊祠,便前去祈禱求助,香未盡未化完,竟然“雲日開朗”,民工們當即“手是便利,無有所苦”,於是渠堤很快修好。也兒吉尼為感激先賢之靈便在此首創了“靈濟廟”!四賢,生為民,死愛民,是神話,亦是人們的願望。黃裳這塊古碑,表達了人們的心愿,恰好又是唯一的元碑,於是被譽為“四賢祠”,堪稱碑林一絕!

無獨有偶,清康熙皇帝的愛臣陳元龍在《重建靈渠石堤陡門碑記》中也記載了類似的一則故事:說他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派黃之孝來興安維修靈渠時,找不到補修天平的巨石,入山開採,不僅路遠費時,而且花費不起,他請示陳元龍,陳元龍勸他“為民請民”,“須習誠志堅”,黃之孝便去四賢祠與龍王廟禱告,竟然當晚便夢身墜水中,有黑衣神救起。第二天早晨,他便在渠岸發現了黑石,接著找到了“如而磨者”的巨石數千塊!很快便修好了天平和眾多陡門。兩側碑記,我們與其將它當史祿來讀,倒不如將它故事來看:事實未必可信,而心情卻非常真實,它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與信奉,對為後人做過好事的四賢的永誌不忘。

陳元龍修渠完畢後,又重修了靈濟廟一次,這也是繼明朝家樂、萬曆的第三次重修。之後,雍正、乾隆年間祠又進行過幾次維修。光緒十四年重建後,恢復了“四賢祠”之名。除四賢居正殿外,還將宋人李師中、明人嚴震直、清人陳元龍、楊應琚等祀於東殿;也兒吉尼被尊為黑衣神,與水神神位專供於西殿。於是四賢祠便成了修渠有功人員的功德殿,祠中的碑刻,也成了一部靈渠修渠史!

解放後,祠又重修過,1985年重建時,更將原祠擴大了二倍,建築面積大851.26平方米,祠院占地為1935平方米,院內新挖了魚池、堆砌了假山、增設了碑廓,除保存了原來6塊有關修渠的清碑外,又從縣內其他地方移入了26塊碑刻。其中有兩塊奇碑尤為人們重視,一是民國五年(1916年)興安人為知縣呂德慎玄的“浮加賦稅,昌動累民”的劣政碑,因為它與祠內的四賢和其他碑刻形志強烈反差,給人印象特別深刻;還有一塊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賢祠新裝水神碑,竟被一棵有700餘齡的大楊樹橫吞進去三分之一,這“古樹吞碑”亦為祠院奇景之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