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字Harry J. Huang(筆名 Freeman J. Wong),Seneca College 英文教授,中、英文作家,有二十多年的英語寫作教學、英語小小說創作和漢英文學翻譯經驗,受到中、港、台的許多著名作家的尊敬。出生於中國
廣東省揭陽市,原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現稱大學),在加拿大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修過莎劇及英語寫作三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研究生院。二十世紀80年代曾在中山大學教授過漢譯英和英語寫作技巧等不同課程,80年代末應加拿大政府邀請訪加。之後,定居加拿大,至今一直在多倫多 Seneca College 任英語教授。 在加拿大出版有直接用英文創作的小小說130多篇 (三集)。1986年翻譯出版過中國國歌和其他優美中國歌曲。翻譯過高維晞、蔣子龍、馮驥才、周大新、歐陽山、秦牧、陶然、鍾玲等100多位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作家的各類作品130餘篇(不含英譯詩歌、歌曲),出版過英譯專著。著有《簡明英語句法及句子寫作》和大學英語寫作教材共十餘本及不同文章、論文一批。除在加拿大外和中國外、也在英國、美國、義大利和巴西等地發表過文章、作品。有3本英文小小說集和一部翻譯專著被包括多倫多公共圖書館在內的加拿大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收藏(電腦檢索打入作者的英文名字Harry J. Huang和Freeman J. Wong便可查到)。翻譯論文被巴西一位大學翻譯成葡萄牙語並在其大學學刊發表(英文版被義大利一所大學學刊轉載)。傳略列入英國劍橋《世界作家名人錄》。
詳細信息
黃俊雄的“忠、優、美”翻譯原則問世
由加拿大中、英文作家、Seneca College 英文教授 Harry J. Huang (黃俊雄;筆名 Freeman J. Wong)首先提出的新翻譯原則--“忠、優、美”翻譯原則和孿生的“體”“神”“表”平衡模式,經多年使用並經論證後,由世界翻譯大國的最權威翻譯理論雜誌《中國翻譯》於2004年第四期發表。黃俊雄的翻譯原則可以有效地取代爭議性較大(“雅”字)、壟斷中國翻譯界100餘年的嚴復的“信、達、雅”翻譯標準。這裡向讀者簡單介紹一下黃俊雄翻譯原則的基本內容與特點,翻譯愛好者和ESL學生讀了必有裨益。
1. “忠、優、美”翻譯原則 “忠、優、美”翻譯原則的含義是:“忠於原文(L1)”,“優似主文(L1)”,“美如客文(L2)”。與嚴復的“信達雅”的區別不言而喻。從整體論的角度上講,譯文若能稱得上“忠於原文”,就理所當然是“順”,翻譯目的即已大體達到。換句話說,一篇譯文“信”必“達”:“信”包含著“達”,“達”存於“信”。或者說,“信”“達”本為一體,不必割離。因此可以說,“忠”包含著“信”“達”和某種程度的“雅”,也包含著英語的accurate 和readable的意思。廣泛而論,既不陌生又無新意的“忠”字,涵蓋了中外換湯不換藥的多種多樣的新、舊提法。“優”和“美”則主要從語言整體論的角度明確譯文思想內容(“忠”)以外的要求。可以理解作,“忠”是指導翻譯活動的主則,“優”和“美”是衡量譯文主體內容的附則。 “優似主文”指一篇譯文,除內容忠實原文外,其文風文采、語氣格調等與主文(原文)一致或接近。所謂“美如客文”指的是,譯文應與客文(目的語)一樣美,即在客文里達到原文在主文中的同等水平。 當然,“忠、優、美”的含義決定於原文的質量。如果原文質量低劣,應理解成“忠於原文”,“劣似主文”,“醜如客文”。就如奈達和雷本指出的一樣,譯者的任務不同於編輯,不是要提高原文的質量,而是要認真地反映原文。低劣的原文不必翻成優雅的客文。否則,就是對原文不“忠”。 就功能而言,“忠、優、美”可比做一個平面圖,主要是用來指導翻譯者的概念原則。套用在對譯的語種時,“優”和“美”就更加具體化。英譯中時為“忠於原文”,“優似英文”,“美如中文”。中譯英時為“忠於原文”,“優似中文”,“美如英文”。筆者同時設計了一個“體”“神”“表”平衡模式。兩者的結合使用能夠克服傳統單一的平面式翻譯原則和零星微觀分析與評估無法在翻譯實踐中廣泛而有效地套用的弊病。
2. “體”“神”“表”平衡模式 與“忠、優、美”翻譯總原則配套的既可以檢驗“忠於原文”、“優似主文”、“美如客文”的標準,又可以用於指導翻譯實踐的“體”“神”“表”平衡模式,可用來解釋任何翻譯活動,包括譯文整體質量的分析與評估。“體”“神”“表”平衡模式有兩種平衡現象。一種叫做絕對平衡(absolute balance),另一種叫做相對平衡(relative balance)。 理論上的絕對平衡由理想的譯者產生。理想譯者指精通L1和L2並能自如地用雙語進行創作和準確無誤地互譯者,且翻譯的是自己的作品。相對平衡由只精通L1或L2,或者兩種語言都不精通的譯者產生:譯者不能自如地用雙語進行創作和準確無誤地互譯,且翻譯的是他人的作品。“體”,指真意實義,原作者以單句、段落、篇章為單位表達的思想內容等。“神”和“表”,指“體”以外的所有成分。通過節奏、音步韻式、不同句型、句子平衡、語調語氣,等在閱讀、朗讀、聽講過程中,在聽、視覺等方面給讀者帶來的語言藝術美(醜)感,稱“表”。通過心靈的領會或深層結構傳遞的思想和以篇章為單位襯托出來的內在美(醜)等,謂“神”。一篇譯文,猶如一個人,有軀體、有靈魂、有外表。筆者專門創造了三個英語單詞來表達“體”“神”“表”的意思:“體”稱作contenphysique,“神”稱為origispirit,“表”叫做stylappearance. 理想譯文的“體”“神”“表”與原文的“體”“神”“表”放在天平上處於平衡狀態,象徵著翻譯的絕對準確,對原文的絕對忠實。譯文的“體”“神”“表”中的任何一方面略有加減,主文和客文就會失衡,就意味著譯文的絕對準確率或忠實度往下跌,稱作實際準確率。永遠小於1的實際準確率可用百分比表示。 “體”“神”“表”平衡模式可以篇章為單位、整體評估譯文的質量,構成成分不需細分也能在翻譯概念和原則上有效地指導理論工作者和翻譯工作者。 “忠、優、美”原則和配套使用的“體”“神”“表”平衡模式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套用性已在實踐中的分析與評估中得到證實。“體”弱“神”則衰,“表”難扶本。“體”壯“神”奕,“表”襯托。譯文“忠”乃“優”和“美”之本,不“忠”則無“優”“美”可言,“優”“美”裡面必含“忠”。“體”“神”“表”平衡則忠,平衡則優,平衡則美。 (全文參見《中國翻譯》2004年第四期《“忠、優、美”翻譯原則和“體”“神”“表”平衡模式暨漢詩英譯實例分析與評估》,Harry J. Huang [黃俊雄]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