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大、小麥赤霉病有苗枯、稈腐、穗腐幾種症狀,一般以穗腐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大。
苗枯
受害幼苗出土前芽鞘和根鞘腐爛,呈黃褐色水浸狀,出土後芽鞘和初生的根變褐色。受害麥苗生長衰弱,甚至枯死。苗枯主要由麥種帶菌引起,所以,在病殘株的籽粒上多長有粉紅色菌絲體。
稈腐
莖基部呈褐色並變軟腐爛,植株枯死;孕穗後發病;劍葉基部多呈棕褐色,並逐擴及莖節。發生稈腐的部位,在濕度大時,多能長出粉紅色菌絲體。
穗腐
一般在大、小麥灌漿期開始出現症狀,後蔓延至穗軸和相鄰的小穗。初期,發病小穗多在基部近穗軸的穎殼上出現淡褐色斑,濕度大時呈水漬狀,以後整個小穗黃枯,並在穎殼合縫處出現粉紅色粘性霉狀物。後期,在病小穗有時還會形成一堆煤屑狀物。由於發病小穗上的病菌一旦擴及穗軸,就會導致上部所有小穗黃枯,造成籽粒不實或乾癟,所以發病越早,受害部位越下,損失越大。
病原
赤霉病是由若干種鐮孢屬的真菌侵染所致,其中以禾穀鐮刀菌占絕對 優勢。病菌的分生孢子鐮刀形,微彎,基部有腳胞,3-5個隔膜。單個孢子無色,聚集一起呈粉紅色, 分生孢子形成的最低溫為8℃,適溫為25℃。有性時期形成的適溫為15-20℃。子囊殼深藍色於紫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內生8個子囊孢子,呈單行、雙行或螺 旋狀排列。
子囊孢子無色, 紡錘形,兩端較鈍,一般有2個隔膜。子囊孢子萌發的溫度範圍為4-35℃,以25-30℃最適,相對濕度不能低於72%。
發病規律
侵染循環
赤黴菌能在病殘體上以腐生的方式越夏、越冬,也可在麥收後繼續侵染水稻、玉米、高粱 、棉花等,並在這些作物及殘體上越夏、越冬。稻麥區病菌以潛伏於稻樁上越冬為主。春季,當土壤含水量大於50%、空氣 相對濕度大於95%、平均氣溫高於7℃,並有光照等條件時,越冬的病菌便開始形成子囊殼;氣溫高於12℃時,開始形成子囊孢子。成熟 的子囊孢子在大於90%的相對濕度下便釋放到空氣中,借風雨傳播到麥穗上。子囊孢子萌發後,從花葯、柱頭、穎片等處侵入。由於 乳熟期後侵染率很低,所以病穗上形成的分生孢子雖能再侵染而加重後期的病情,但一般在穗 腐流行中的作用不大。另外,由種子所帶的病菌引起的苗枯,對後期穗腐發生的輕重也無直接影響。
發病條件
赤毒病的流行與初侵染菌量的多少有一定的關係。小麥抽穗前後,如稻樁帶菌率上升到10-20%以上,即有可能發生赤霉病流行。小麥品種的抗性對病害流行的程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如種植比較抗病的品種,病害可大大減輕。病菌的侵入受到寄主生育期的嚴格限制,開花期最易感染,所以大、小麥抽穗至灌槳期,雨日、雨量鋁合金,相對濕度高,則發病加重,反之,發病輕。可見,赤霉病的流行,是在大、小麥感病生育期內,一定菌量與發病的氣候條件相配合的結果。另外,栽培條件 對病害發生的輕重也有影響,如地勢低洼 ,排水不良、濕度大的麥田就易發病;氮肥過多,抽穗、成熟期延遲,也會拉長病害的易感期。
防治方法
赤霉病的防治,以利用品種抗性,改善農業措施為基礎,重點抓好穗期的藥劑防治。
種植抗病的品種 目前,雖然高抗赤霉病的品種很少,但品種間抗侵入、抗擴展程度 有很大的差異,如蘇麥3號、華麥6號、萬年2號等,就是一些抗、耐品種。我國不少地方品種的抗性較強,可用作抗源與高產良種雜交,進行抗病良種的培育。
農業防治
麥田深耕滅茬,減少稻樁等殘體;注意開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合理施肥、防止倒伏,提高抗性等。
施藥保穗
根據氣象的中長期預報,結合大、小麥感病的生育期和菌量的情況,估計病害的流行程度,合理用 藥。高效藥劑(防害效果達90%)有:50%的多菌靈\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防治效果達70-80%的藥劑有:50%二硝散可濕性粉200倍液。施藥時間要求比較嚴格,第一次施藥時間尤為重要。穗期氣溫高,第一次用藥以齊穗 期為宜;氣溫正常時,可在揚花株率10%時用藥;氣溫偏低時,可在盛花前後用藥。第一次施藥後,根據天氣和病情發展情況,再確定是否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用藥,一般用藥間隔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