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寶雞地情網的描述
如下:“《麟遊縣誌》由麟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寶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複審,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終審,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陝西印刷技校印刷廠199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16開本精裝加護封,卷首有彩色照片和行政區劃圖36幅,隨文插圖22幅,隨傳主人物像11幅,景圖12幅。全書100.3萬字,印數3000冊。
《麟遊縣誌》突出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點。麟遊山嶺起伏,溝壑縱橫,山青水秀,森林茂密,物產豐富,林灌草相間,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故將林牧從農業編中析出,單獨設立林牧編,充分地予以記述。隋開皇十三年(593)在今麟遊縣城所在地建造皇帝避暑離宮,命名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更名九成宮,永徽二年(651)改名為萬年宮,乾封二年(667)恢復九成宮原名。建築秀麗壯觀,為隋唐離宮之冠。隋文帝楊堅來仁壽宮避暑消夏六次,在仁壽宮為孫子楊昭納妃,在玉女潭晏待百官,將安義公主出嫁給突厥,接見突厥、高麗、契丹等國使臣,處理國家軍政要務,這裡成為國家政治、軍事、外事活動中心。直到隋煬帝楊廣在這裡弒父登基,奪權南去。到了唐代,麟遊更加興盛繁榮,唐太宗李世民來九成宮避暑五次,唐高宗李治在此避暑八次。曾在丹霄殿大晏群臣、下嫁常樂公主、平息叛亂、魏徵在九成宮上《十漸疏》,薛仁貴大水救駕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麟遊,這裡成為國家的陪都。麟遊縣文物勝跡遍布,有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的“九成宮醴泉銘碑”,馳名天下,稱之為千古絕唱和楷法第一宗;有高宗李治撰文並書的“萬年宮碑”,其文精煉,書法類乎左軍,碑陰有長孫無忌、李績、尉遲敬德、褚遂良等三品以上48人的親筆題名;有砌築別致、保護完好的宮廷水井;有雕技精巧栩栩如生的慈禪寺;有千姿百態的千佛院;有武則天就浴的玉女潭;還有丈八寺、唐功臣贊像、仙遊觀、蔡家河、後鼓峽、麟溪橋、東川寺、鳳凰山、石臼山、四堆山等名勝古蹟;麟遊不但古蹟網布、空氣清新,而且群山結秀、諸水集優。歷代名人游賞,題名賦詩、磨崖刻石,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草,是一處天然公園。歷時241年的避暑離宮,兩朝三帝來此游幸避暑19次,隨駕前來的大臣更多,他們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和動人的故事。故將離宮建造、皇帝避暑、名勝古蹟、詩賦、遺址發掘等從文物勝跡編中析出,單獨設立九成宮編給予充分地記述。
《麟遊縣誌》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在事物的記述中突出了縣委、縣政府領導全縣人民在各個時期各條戰線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是一部愛黨、愛國、愛縣的鄉土教材。資料翔實、內容全面、觀點正確、記述詳細、語言簡煉,是圖書、檔案、方誌、考古、科研單位的寶貴藏書.是“資治、教化、存史”的重要著述,也是各級地方政府和有關專家學者研究國情、地情和民情必備的百科全書。本志設計新穎,裝幀精美大方,雷射照排,加護封硬皮和環襯,護封書名均用燙金覆膜,內文用70克雙膠紙,彩照用128克進口銅版紙,護封用157克進口銅版紙,質量上乘,是一部頗受歡迎的縣誌。已贈閱或銷售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山西、遼寧、吉林、四川、新疆及本省的市、縣,成為饋贈親朋和涉外交往的最佳禮品。姚彥舉老先生1994年作《喜新志出版有感》賦詩一首:“司馬雄文躍龍門,太史正論褒貶分,紫盪瑞氣騰麟宮,盛世修志功垂青。厚今薄古分寸美,抑惡揚善是非明,八易寒暑真辛苦,四皓原系花發翁。”1998年陝西麒麟製藥總廠王錄林在《陝西史志》第二期上發表讀志用志的文章,題目是《麟遊縣誌》引來投資商。”
構成
封面
麟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序
凡 例
概 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建置沿革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三編 自然災害
第四編 人 口
第五編 農 業
第六編 林 牧
第七編 工 業
第八編 交通郵電
第九編 商 業
第十編 財稅金融
第十一編 管理經濟
第十二編 城鄉建設
第十三編 政 權
第十四編 民政 勞動 人事
第十五編 政黨群團
第十六編 軍 事
第十七編 教 育
第十八編 文 化
第十九編 衛 生
第二十編 文物勝跡
第二十一編 九成宮
第二十二編 民 俗
第二十三編 人 物
麟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84.3.7)
麟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87.8.22)
麟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封底
讀者可到寶雞地情網"區縣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