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村落土場還是濕地旁的天然草地上,都能看到笑容滿面踢著足球的孩子們——他們沒有良好的足球開展硬體條件,沒有過硬的足球技術,但若論對足球的熱愛,他們不會輸給任何人。
這裡是雲南麗江,一座以旅遊聞名的滇北小城。在更多人心中,麗江只有束河古鎮、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但更讓麗江人驕傲和自豪的,卻是足球。
“麗江當地少數民族以納西族為主,雖然不善言辭,但對於足球,卻有特殊的感情。”麗江市足協主席王建民這樣說。
的確,在麗江市玉龍縣的《縣誌》上,就曾記錄了明朝時納西族人民開展蹴鞠活動的內容。民國期間,西方傳教士將足球引入麗江,現代足球迅速在當地流行;抗戰時期,麗江白沙機場是“飛虎隊”的中轉站之一,當地人民經常和美國軍人踢球娛樂,足球更加普及。新中國成立之後,麗江的足球傳統同樣沒有中斷,業餘球隊、業餘比賽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打到現在。
在如此濃厚的民間足球氛圍下,麗江市的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搞得有聲有色就不難理解了。
在距離麗江市市區10公里的玉龍縣玉湖村,記者看到了在山頂沙土地上踢球的孩子們,雖然場地簡陋,球門也只是幾根粗糙的鐵柱子,但這裡卻走出了已經入選國奧隊的和麗龍。玉龍縣體委辦公室主任和文良說:“在玉龍縣體育局和文化局合併之後,我們當地還是成立了體育運動委員會,由縣長兼任主任。我們從2008年開始組建了體校足球隊,2010年開始委派教練到各學校推廣足球活動,幾年下來,體校球員數量已經達到了1000多人,在學校接受足球培訓的人數為5000多人,參與足球活動的學生10000多人。”
從玉湖村出發,翻越高聳的山樑,一個小時之後就到了文海村。和玉湖村一樣,這裡也是知名的“足球村落”,在當地國小長滿了野草的“足球場上”,孩子們正在踢球。這其中,一個腳蹬名牌球鞋的孩子尤其引人注目,14歲的他名叫和松雲,因為喜歡C羅,一直想要一雙和心中偶像一樣的球鞋,纏著爸爸說了好幾年,爸爸才花了380元給他購置了一雙。現在,和松雲已經成為了村裡的“足球小明星”,他也希望和其他的小夥伴們一起,踢出自己的一片天。來到玉龍縣拉市美泉完小,看到的同樣是熱火朝天的足球場景,這裡甚至還有一支女足隊。該校教練和萬紅說:“我到這裡當體育老師已經十年了,但學校足球項目開展卻不止十年。”確實,看著學校球場旁已經斑駁的“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的字跡,足球,在這裡真的已經紮根十數年甚至數十年。
正在麗江調研基層校園足球的中國足協副主席林曉華說:“麗江濃郁的足球氛圍令人印象深刻,下一步中國足協一定會匯聚多方力量,為麗江校園足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4月24日,中國足協聯合勝利聯盟俱樂部,為麗江當地的白龍潭國小捐贈了一塊人造草皮足球場。
中國足協之外,也有很多的部門、企業、個人支持、幫助著麗江的校園足球。
在2015年1月召開的麗江市人大會議上,“大力發展青少年足球運動,夯實麗江足球之鄉根基”已經被寫進了麗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麗江市、玉龍縣也有專門的足球協會,在資金、技術方面給基層學校提供支持。下一步,麗江當地還計畫將足球協會組織下放到鄉鎮甚至村一級,讓喜愛足球的麗江人民真正搞好自己的足球事業。
麗江本土的企業對於校園足球的支持也不遺餘力:麗江嘉雲昊足球俱樂部定期會走進學校,輔導孩子們踢球;該俱樂部的總經理和永昌本身就是麗江市足協秘書長,在做好俱樂部工作的同時,開展校園足球也是他“分內”的事情。另一家麗江當地企業偉馳則一次性投資2000多萬,每年注資300多萬,和當地政府聯合組建了“麗江古城偉馳足球學校”,給有潛力的足球苗子提供學習、提高的機會,未來幾年,該學校還將選拔一批孩子輸送到西甲比利亞雷亞爾梯隊,接受更高水平的培訓。
麗江本土企業對於足球不計回報,老百姓也在做自己的貢獻:買票入場支持球隊;到支持足球的企業消費;甚至在一些村落里,還出現了現在最流行的“眾籌”模式——一次鄉村足球比賽,費用都是村民集體籌措的,雖然在大紅的“貢獻榜”上,大部分只有100元、幾十元甚至還有“水一件”、“可樂一件”這樣的字樣,但充分說明了麗江人民熱愛足球、支持足球的決心。
自下而上的喜愛,自上而下的支持。這就是校園足球“麗江模式”的核心。但願這種模式可以在麗江繼續延續、發展下去,也希望更多像麗江一樣,有意願、有基礎、有能力開展校園足球的地域,也可以打造出獨有的,有建設性的模式,為中國足球金字塔根基的夯實,作出自己的貢獻。
玉龍雪山、晶瑩多姿,麗江古城、陽光明媚,人們多因為這山和這城而記起這個旅遊勝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麗江也是一片有著濃厚氛圍的、盛產人才的足球熱土。
記者於4月下旬在這裡的足球調研中發現,這裡從城區正規的人造草皮到國小校園裡簡陋的沙土場,從高原農田間坑坑窪窪的泥草場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間牧馬地,到處都有踢球的男女老少,不論城鄉都有有組織的業餘足球賽。
足球硬體設施整體簡陋的麗江,正用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新思維給中國足球帶來了新啟迪。麗江已經為從國少到國奧的國字號球隊提供了數名人才,也為國安、申花、魯能和恆大等職業俱樂部的梯隊或足球學校輸送了十幾名小球員,這裡若加以政策、資金和技術的重點扶持,有著悠久足球傳統和濃厚足球氛圍的麗江或將在足球上獲得加速度的發展,並將為中國足球輸送更多的人才。
在麗江,一場中乙聯賽總是能吸引1萬多名觀眾去現場觀看,這一數字超過了大多數中甲球隊,以及部分中超球隊的主場觀眾數,而4月25日的麗江嘉雲昊隊與福建喜攀登超越隊的2015年中乙揭幕戰,更是吸引了2萬多名觀眾到場。而在城市和鄉間,有條件的地方人們會踢球,沒有條件的地方,人們創造條件也要去踢球,納西族人民對足球的熱愛似乎是天然的,他們的生活與這項運動緊密相連。若中國類似這樣的足球熱土能獲得優先扶持,更可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雪山深處的農村足球也能輸送職業人才
麗江足球最大的特點是其兼具組織性和自發性的農村足球聯賽,在距離麗江城區40分鐘車程左右的玉湖村,納西族村民們每年會自發出錢出物組織足球比賽,作為每年火把節期間的一項重頭活動。記者在這個海拔3000多米的農村看到,村民們在山區農田間的一片比較平整的高地上建起一片沙土地的足球場,儘管場地上碎石遍布,但村裡的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個球場上盡情嬉戲,射起自由球來那些弧線也是像模像樣。
麗江市足協主席王建民介紹說,這裡每年都會舉辦納西族的火把節,該村有9個居民小組,每逢火把節時期,每個組都會組織一支足球隊,然後球隊成員每家每戶會自發你100、我200,你一箱礦泉水、我一個足球地捐資捐物,進行相互之間的比賽,用足球賽來慶祝火把節,並在賽事結束後舉行大聚餐,共享足球和節日的樂趣。
而在從玉湖村驅車,沿陡峭山間的盤山公路大約走1個小時才能抵達的文海村,記者看到,這裡的村民們更是創造各種條件來踢球。這個高原村子依山傍湖,村民們在泥草地間建起球門,孩子們在牛糞散落其間的泥地之間歡樂地踢球,他們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顯得那樣拘謹和羞澀,但談到世界盃時卻立即找到了一些從容,有的孩子喜歡梅西,有的視C羅為偶像,在這個經濟條件並不好的地方,一個父親還是拿出380元、滿足了孩子買一雙像C羅所穿的樣式的品牌足球鞋的願望,而這孩子便穿著這雙對他來說非常珍貴的球鞋在泥濘的草地上奔跑。
在文海村湖邊,村裡的大人們則更為豪放地在雨中的牧馬場進行比賽,他們在草地上支起簡單的球門,在這高原清新的雨水和玉龍雪山的注視下盡情地展露技藝,沒有邊界、沒有禁區、草場邊是一匹匹悠閒的駿馬,這裡的足球是那樣的純粹。
玉龍縣體委辦公室和文良說,農村的足球賽除了自發性的比賽外,還需要良好的組織和技術指導,玉龍縣每年都會組織各村之間的足球賽。他們從2008年開始組建了體校足球隊,然後於2010年開始委派體校的足球教練到各個村子設立網點進行足球訓練指導,幾年下來經過體校培訓的球員數量已經達到了1000人左右。為了解決農村足球缺乏技術指導的問題,他們還主動送體校教練下鄉常駐,在各村設立了十多個網點,這樣可以讓村民們就近得到比較專業的指導,受到了農村足球愛好者的歡迎。
和文良說,他們會送體校的教練去參加中國足協組織的培訓班,大約一年兩次,這些愛好足球的年輕人們學得非常認真,而在他們的指導下,這些雪山下的村子裡已經送出去十幾個足球人才,其中有的去了申花、魯能、國安等中超俱樂部的梯隊,有的入選了恆大足校,來自山村的和麗龍還入選了國奧隊。
和文良表示,他希望能夠繼續擴大體校教練進農村的網點,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農村足球活動,開發農村的足球人才。
白龍潭國小的沙土足球場走出國奧前鋒
麗江城區的校園足球條件也很艱苦,為國安隊和國奧隊輸送了和麗龍的古城區白龍潭國小,至今還是只有一個7人制大小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簡陋沙土足球場。而據該校培養了和麗龍的楊玉鵬老教練介紹,古城區有7個國小參加區裡的足球賽,其中只有一個有人造草皮的足球場,而其他國小都是像白龍潭這樣的沙土足球場,他們只有在參加區裡的比賽時才能踢上比較好的天然草足球場。
不過條件艱苦的地區往往有足球天才藏龍臥虎,不管是貝利還是馬拉多納,都有著在貧民窟街巷上踢球的童年,而在這大城市學校里已經非常罕見的沙土場上,在沒有職業或專業背景的教練的輔導下,也能走出和麗龍這樣能入選國奧隊的球員。
白龍潭國小另一名教練張國海介紹說,該校目前有40名孩子參加足球訓練,他們一般在每天下午下課後組織訓練,這些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對足球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學校的球隊在古城區實力較強,尤其是和麗龍在時他們曾連奪三屆古城區的冠軍,此外他們也為古城足校輸送過十幾名小球員,但在市里則高水平球隊更多。
談到困難時,楊玉鵬表示,除了場地等硬體設施很差外,他們最缺的就是統一的、比較科學的足球訓練指導教材,此外就是資金支持。記者在該國小看到,參加訓練的幾十名孩子並沒有統一的訓練服裝,也沒有多少訓練輔助設備,球鞋也有不少橡膠底的帆布鞋。但這些孩子對足球十分投入,傳球和射門也是有板有眼。
體育、教育和企業“三合一”辦足校的典型
足球不能脫離教育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共識,這需要體育、教育部門以及社會企業的大力支持,而麗江的古城足球學校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足協副主席林曉華表示,這樣的足校充分體現了目前國家鼓勵的體育、教育、社會“三合一”模式,保證了孩子們接受正常的文化課教育的時間,很有特點,值得借鑑。
古城足球學校就在麗江嘉雲昊足球俱樂部的主場旁邊,其訓練場地由古城區體育局提供,而教委則幫助將該校的學生協調進就近的兩所重點國小福慧國小和實驗國小,而當地一家餐飲企業偉馳則為該校贊助資金和基本運營費用。該校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開始招收好幾個年齡段的學員,白天孩子們去附近的國小上課,等下午下課後和周末再進行訓練,這樣孩子們等於沒有脫離校園,做到了教育和足球兩不誤。
據介紹,該足球學校招收的學生主要來自麗江本地,其中有不少來自山區農村,學校對不同經濟條件的學生給予了相應的學費減免,以及為山區孩子提供住宿就讀,該校總投資大約2000萬,而每年的基本運營費用約300萬,該校的足球隊從去年開始已參加中國足協主辦的U系列比賽,還從足球發達的東北請來了更加專業的足球教練,希望能為國字號培養出更多人才。
古城區體育局局長楊竹紅表示,古城足校解決了孩子們的9年制義務教育的問題,而在足球上還和西班牙的比利亞雷亞爾俱樂部建立了友好聯繫,對方也表示會來這裡考察、挑選合適的小球員去西班牙訓練。此外,據介紹,當地還考慮實行新政策,在9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後,讓足校的孩子們有升入雲南省體育職業院校接受中專和大專教育。
4家企業合辦的嘉雲昊俱樂部火爆中乙
職業俱樂部往往會有合作夥伴,但是像麗江嘉雲昊這樣由4家當地企業聯手合辦的非常罕見,這家由麗江市物資公司、麗江正龍實業集團、麗江太和集團和麗江納西文化產業開發公司4家企業合辦的俱樂部,目前已是中乙聯賽中一支不可忽視的人氣球隊。
嘉雲昊俱樂部的董事會成員、麗江市物資公司董事長和榮耀介紹說,這家俱樂部成立於2012年,在2013和2014年分別取得了乙級聯賽的全國第6名和第7名,俱樂部今年從綠城俱樂部請來了王政掛帥,希望可以取得更好成績,讓足球真正成為麗江的一張名片,而古城足校未來也可為俱樂部輸送後備人才。
麗江賽區最引以為傲的是這裡的超高人氣,2014年他們獲得了中國足協杯最佳賽區和全國乙級聯賽最佳賽區獎的榮譽,去年聯賽嘉雲昊隊的主場場均上座率超過萬人,火爆的球市位居全國乙級聯賽首位,而記者在今年新賽季中乙揭幕戰中充分感受到了這個“人氣主場”的魅力,2萬多人的現場觀眾助威十分賣力,從集體高歌、到統一的口號,到賽後與球隊的互動都比較像樣,客隊在這裡要遭受不小的壓力,而當嘉雲昊隊在補時階段依靠蔡楚川的一個點球絕殺對手時,現場一片沸騰,這樣的主場氛圍的確連一些中超球隊都趕不上。
雲南省體育局局長何池康表示,足球在麗江有著深厚的基礎和歷史傳統,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足球,這裡的旅遊城市名片也能留得住足球人才,體育局會盡力推動這個“足球之鄉”的進一步發展,希望嘉雲昊隊能夠努力在3年內打上中甲,如能實現他們還會給予全方位的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