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詞圍繞“清真”(指陶詩清新質樸率真性)二字來寫作者自己讀陶詩的體會和聯想,頗具讀書筆記的風格。

詩詞原文

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詩詞注釋

【注釋】 ①去手:離手。 頌陶之作,既頌其詩品,更頌其人品。論詩拈出“清真”二字,頗有見地:清新淡遠,純樸真摯,此即陶詩千載流芳之真諦所在。論人則推崇其不恥躬耕,安貧樂道,清操自守。詩如其人,詩品之高潔,必源於人品之高潔,此詞正體現此種文學批評原則。 ②“晚歲”兩句:謂陶潛晚年躬耕田園,安於清貧,以薄餚淡酒邀會鄉鄰,彼此融合無間。按:陶潛有《西田獲早稻》詩備述農耕之樂,結句云:“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陶潛又有《歸田園居》之五:“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近鄰)。”躬耕:親自耕種。斗:盛酒的容器。 ③“都無”兩句:言陶潛鄙薄晉宋年間的社會現實,嚮往和平淳樸的上古生活。晉宋之間事:指東晉末年、劉宋初年,即陶潛生活的年代。這是一個南北分裂、戰亂不斷、篡弒頻起的年代,極端動盪混亂,兇殘黑暗。陶潛因作《桃花源記》,幻想出一個超現實的理想社會。桃源中人竟“不知有漢,無論(更不用說)魏晉。”辛詞化用其意。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遠的人。參見前《念奴嬌》(“近來何處”)注⑨。 ④“千載後”三句:言陶詩以其“清真”而流傳千秋。清真:指陶詩獨具的一種風格:清新純真。蘇軾《和陶淵明飲酒詩》:“淵明獨清真。” ⑤“若教”兩句:言陶潛歸隱田園,高風亮節,即便是柴桑的塵土也遠較王、謝諸郎高潔。王、謝諸郎:王、謝兩家的子弟。王、謝是東晉的兩大望族,其子弟以瀟灑儒雅見稱。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潛柴桑人,晚年歸耕也在柴桑。-----------轉自“羲皇上人的部落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