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鱟科動物東方鱟的殼。
性味歸經
肺;肝經。
功能主治
治咳嗽,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燙傷。
①《綱目》:治積年呷嗽。
②《本草求原》:殼灰開油,搽子粒瘡。
生產區域
分布的北界是浙江舟山外側(岱山東南)海域。現已進行人工飼養。
藥材性狀
形似瓢,由頭胸甲、腹甲及尾劍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0cm。外表面棕紅色一至灰棕色,較光滑,有光澤。內表面灰棕色。胸甲略呈馬蹄形,前緣圓;腹甲後部顯著窄,兩緣有6個在的側棘,雌的3對側棘短小。尾劍細長,堅硬。質堅脆,易折斷。氣微,味微鹹。
用法用量
內服:煅存性研末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敷。
相關配伍
①治咳嗽,喉中呀呷作聲,積年不瘥者:鱟魚殼半兩,豬牙皂莢一分(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貝母一分(煨微黃),桔梗一分(去蘆頭)。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惡涎。(《聖惠方》)
②治跌打損傷疼痛:陳鱟甲,燒灰泡酒服。
③治創傷血出不止:鱟甲,煅存性為末敷傷口。
④治湯火傷:鱟甲煅存性研末,調茶油敷患處。(
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注意事項
血虛頭痛忌服。
相關論述
1.《綱目》:治積年呷嗽。
2.《本草求原》:殼灰開油,搽子粒瘡。
化學成份
中國鱟外殼含無機元素溴(Br)、鐵(Fe)、鋅(Zn)、銅(Cu)、鎳(Ni)、錳(Mn)、鉀(K)、鈣(Ca)、鈦(Ti)、氯(Cl)、硫(S)、矽(Si)、鋁(Al)、鎂(Mg)。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