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鰕虎魚科動物刺鰕虎魚的肉。
性味歸經
甘鹹,平。
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溫,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鹹,平。
《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能主治
①《綱目》:暖中益氣。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壯陽道,健筋骨,行血脈,消谷、肉。
③《醫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形態特徵
體長,前部略呈圓柱形,後部側扁。體長約10餘厘米;頭部大而長,頭高稍低於體高。吻長,前端鈍圓,正中有一隆突。眼中等大,呈背側位。眼間隔窄,稍凹。口大,略成斜形。下頜稍短,上頜後端終止於眼前緣的下方或稍後。唇厚。舌寬,前端呈截形。齒尖銳,呈錐形,上、下頜均排列成狹帶狀。鰓孔略向前下方延伸至胸鰭基底下方;峽部頗寬。鰓耙短,甚粗。體大部分被櫛鱗,項及胸部被小圓鱗,頭部除後頭、頰上部及鰓蓋上部被小圓鱗外,其他部分均無鱗。體側鱗縱列鱗46~50,橫列鱗約17。背鰭2,Ⅷ,14;第1背鰭較低,鰭棘細弱,平放時,不達第2背鰭起點。第2背鰭較高,平放時,後部鰭條常可達尾鰭基部的副鰭條。臀鰭12~13,起於第2背鰭第4鰭條的下方,約與第1背鰭等高。胸鰭尖圓19~21,約與腹鰭等長。腹鰭Ⅰ15。尾鰭後緣呈尖圓形。體上部灰褐色,下部較淡。體側有不明顯的暗斑5~6個。吻部色較深,頰部有暗色條紋。背鰭有排列成3~5斜縱行的暗色斑點;尾鰭有波狀橫紋7~10條。棲於沿海及河流中。多居於水的下層。以小蝦、小魚等為食。
生產區域
分布我國沿海各地,以南部尤多。
注意事項
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助火。
相關論述
1.《綱目》:暖中益氣。
2.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壯陽道,健筋骨,通血脈。
3.《醫林籬要》:利小水,通淋。
化學成份
刺y虎魚肉含維生素B12,肌動球蛋白(actomyosin),卵磷脂(lecithin),蛋白質,脂肪,糖類及與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相似的神經毒素。還含類胡蘿蔔色素(carotenoidpigment):胡蘿蔔二醇(tunaxanthin),葉黃素(lutein),玉米黃素(zeaxanthin),β胡蘿蔔素(β-carotene),隱黃質(cryptoxanthin),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