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的父親一心要他當牧師,極力反對他的創作活動。他14歲開始在教堂布道,3年後自稱“看透了宗教的虛偽”,從此離開教堂,不信宗教。這段經歷對他影響很大,他後來寫的散文也帶有布道時的說教口吻和激情。
鮑德溫離開教堂後不久,在他所謂的“美國工商業世界”中謀生,充當過飯館侍者和僕役,業餘時間寫作書評和小品文,其中一部分後來收在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記》(1955)中。1944年他結識黑人作家理查·賴特,並在賴特的幫助和鼓勵下從事創作。4年後步賴特的後塵離開美國僑居巴黎和歐洲。1957年美國爆發警察鎮壓黑人示威的小石城事件,鮑德溫認為他身為作家,“責任是在美國”,因而回到美國從事寫作和鬥爭。他參加黑人民權運動,同時寫了許多文章,就反對種族歧視、黑人解放的道路等問題發表意見。其中有著名的散文集《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下一次將是烈火》(1963)、《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1972),還有政論、文藝評論、回憶錄、隨筆、遊記、報告文學等多種文字,文筆犀利潑辣,洋溢著火一般的熱情,西方有不少評論家認為他是20世紀傑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充滿無人能模仿的激情,這種激情……出自作者的內心,無法與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分割開來。”
除散文外,鮑德溫也寫作劇本和小說。他的劇本《黑人怨》(1964)在百老匯上演後獲得好評。他出版有一部短篇小說集和五部長篇小說,較優秀的是第一部長篇小說《向蒼天呼籲》(1953),主要描寫美國黑人青少年面臨兩種抉擇:不是進教堂,就是進監獄。後來出版的三部長篇小說《喬瓦尼的房間》(1956)、《另一個國家》(1962)和《告訴我火車開走多久了》(1968),企圖通過複雜的性關係(包括同性戀)來反映美國現實社會中的種族關係,猥褻的描寫較多。197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寫一對黑人青年男女遭受一個白人警察的迫害和誣告的悲劇,反映種族問題較前深刻。
鮑德溫關於種族問題的基本看法是:美國的“複合命運”使白人和黑人的生活及利害關係在20世紀的美國變得不可分割。他認為要解決美國黑人問題,關鍵在於美國白人必須尋找出一條道路來與黑人共處。他一方面警告白人世界必須停止種族歧視,因為物極必反,黑人的怒火會一發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又規勸黑人不要採取極端的行動,以免煽起種族仇恨,自取滅亡。他的觀點雖遭到某些黑人領袖的指責,但在黑人民眾中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