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43年冬,冀魯豫邊區第十地委、專署,根據冀魯豫邊區黨委、行署的決定,為紀念“九二八”反“掃蕩”作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動工興建,安葬著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著名革命烈士。之後,在魯西南革命根據地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多安葬於此。建國後,又陸續接納了抗美援朝、對越自衛還擊戰及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犧牲的烈士,是山東省較早的烈士陵園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楊得志率部挺進魯西南,創建了以曹縣為中心的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魯西南地委、專署、軍分區機關均設在曹縣,成為魯西南軍民抗擊日寇、反擊頑軍的軍事、政治指揮中心。著名的“三村鬥爭”創造了我黨在平原地區沒有“青紗帳”掩護的條件下堅守根據地的範例,得到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評價。“王廠血戰”譜寫了一曲血灑隴海、堅守疆土、氣凌曹垣的悲壯戰歌。1943年秋,日寇1萬餘人對我魯西南地區進行殘酷掃蕩,我五分區前方指揮部在曹縣西南王廠村遭敵奔襲合圍,經8小時激戰,雖給敵人大量殺傷,然終因敵眾我寡,遭受很大損失,分區司令員朱程、專員袁復榮等300餘將士壯烈殉國。
建國後,曹縣人民政府多次對陵園進行維護修繕,很好地保護了烈士紀念設施的完整。1988年1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重大紀事
2015年8月25日,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魯西南烈士陵園名列其中。
2015年8月25日,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我園館藏劉齊濱、袁復榮、王石鈞、桑玉山、魏明倫、王道平六名抗戰烈士名列其中。至此,我園館藏全國著名抗戰英烈人數達7人。
主要景點
魯西南革命英雄紀念碑
魯西南革命英雄紀念碑,高14.8米,正面刻著“魯西南革命英雄紀念碑”十個鎏金大字,為毛澤東手體集錄。這座紀念碑,除去碑底座和碑頂,碑體高9.28米,隱含王廠戰鬥發生在1943年9月28日。
愛國自衛戰爭殉難烈士紀念碑
解放戰爭時期,齊濱縣位於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多次遭到國民黨軍的清剿掃蕩。1946年秋至1947年春,國民黨軍428團、429團在此連續清剿掃蕩3個月。1948年春,國民黨第五軍200師600團配合土雜頑,村村清剿,百般蹂躪,採用剝皮挖心,亂刀刺胸,活埋、鍘死等手段殘害革命幹部及民兵。齊濱縣的共產黨員,革命幹部以及民兵,為保衛民眾利益,不避艱險,不怕困難,堅持游擊戰爭、地道鬥爭,在鬥爭中光榮犧牲的,僅1948年春,就達360餘人。1949年春,為紀念這些為保衛民眾英勇犧牲的烈士,齊濱縣各界民眾自發修建了這兩座紀念碑。
魯西南革命紀念館
革命紀念館,為兩層仿古歇山式建築,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布展面積1000平方米,分為序廳,革命烽火廳,浴血抗日廳,紅旗漫捲廳,大地忠魂廳,親切關懷、曹縣新貌廳六大部分,運用大量的雕塑、圖片和多媒體,展示魯西南地區輝煌的革命歷史及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
魯西南抗日烈士紀念碑
1945年1月,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所立。雖然它歷經了70年的風風雨雨,仍保留著原貌。在碑的後面刻有碑文,兩側是當時魯西南地區各界的獻詞。
著名烈士墓區
安葬有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魯西南專署首任專員劉齊濱烈士,繼任專員袁復榮烈士,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烈士,冀魯豫軍區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烈士,曹縣民主政府縣長王雪靜烈士,魯西南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等。
臥碑
臥碑共9塊,均是抗戰時期魯西南專署所立,記錄了朱程、王石鈞、秦興體、楊履謙等26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解放戰爭時期曾多次遭到地主還鄉團的破壞,當地民眾自發地將其保存起來,解放後集中安置於魯西南革命烈士紀念堂。2013年,曹縣縣委、縣政府對魯西南烈士陵園進行改擴建時,將其集中安放在著名烈士墓區東側。
魯西南烈士公墓碑亭
1945年1月,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所立。這是一座無名烈士公墓。墓碑周圍刻滿了當年社會各界題寫的十多處輓詞。這些輓詞雖然字型不一,樸實無華,但卻抒發了魯西南人民對革命先烈發自肺腑的感激和懷念。
無名烈士墓區
占地50多畝,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四季常青的松柏,象徵著烈士們的高貴品質和堅定節操。目前,是菏澤市占地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安葬革命烈士最多的一塊墓地。革命戰爭年代,這裡共合葬無名烈士1萬多人,大多數是野戰部隊的解放軍指戰員,僅大楊湖戰役就犧牲烈士4000多人,大都安葬在這裡。可以說,這裡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埋有烈士們的忠骨。
無名烈士紀念廣場
這裡建有多處無名烈士公墓,曹縣縣委、縣政府在無名烈士墓前豎立了無名烈士主題浮雕。
館區展示
序廳
採用五星造型透光吊頂,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魯西南革命。正面的主題浮雕,氣勢恢宏,展現了魯西南革命兒女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不怕犧牲、英勇奮鬥的偉大精神。左側牆壁上,懸掛著1943年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區域圖,右側是魯西南地區革命歷史大事年表,記述了大革命時期至1949年9月魯西南地區撤銷建制,在此發生過的重大革命事件。還放置了多媒體觸控螢幕,點擊查詢魯西南各個時期的革命戰鬥歷程情況。
革命烽火展廳
主要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成立至抗戰爆發前,魯西南地區黨組織的創建及其領導下的革命鬥爭。這裡製作了中共曹縣支部開會,領導人民開展革命鬥爭的場景。
浴血抗日廳
主要展示了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歷程和根據地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抗擊日寇、反擊國民黨頑軍等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運用多媒體、場景等再現了“三村鬥爭”、“王廠血戰”、“收復曹縣城”等著名歷史事件。
紅旗漫捲展廳
展示了劉鄧、陳粟大軍鏖戰魯西南的歷史,魯西南人民全力擁軍支前,為新中國的建立付出的巨大犧牲、做出的重要貢獻。
大地忠魂展廳
有魯西南專署首任專員劉齊濱、繼任專員袁復榮、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曹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王石鈞,民主政府縣長王雪靜烈士的塑像,烈士牆上有21位著名英烈和65位革命烈士的照片、畫像及2317名曹縣籍英烈的姓名。還放置了電子查詢系統,點擊可詳細了解每位英烈的生平事跡。
英烈事跡
曾廣山(1902—1938)
曾廣山,字雲峰,山東省曹縣曹城鎮鼓樓街人。1919年考入山東省立第六中學,期間接受馬列主義思想。1926年赴武漢參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捕,羈押在武昌“第一模範監獄”。在獄中團結難友開展絕食鬥爭,取得勝利。1929年夏獲釋,回曹縣組織雅樂隊,以彈琴、拉弦為掩護進行革命宣傳活動。同年7月與孔慶嘉建立起中共曹縣黨支部,積極與上海“滬濱書局”聯繫寄售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開展黨的地下鬥爭,組建農民協會。1931年1月中共曹縣支部遭破壞,他被捕後獲釋。1932年任共青團魯西南特支組織委員,期間冒著生命危險,奔波於曹縣、定陶、菏澤等地發展團員。1938年夏受中共曹縣縣委派遣,到曹東南爭取綠林武裝,被反動派殺害。
王克勤(1920-1947)
王克勤,安徽省阜陽縣王冬店村人,1939年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解放邯鄲戰役中被解放參加革命。194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班長、排長。他創造的“三大互助”帶兵經驗,受到劉伯承、鄧小平首長的高度重視,在全軍推廣,有效地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1947年7月10日,在攻克定陶戰鬥中,英勇犧牲。他在人民軍隊1年零9個月,共殲敵232名,俘敵14名,立功9次,先後榮獲“愛兵模範”、“愛民模範”、“模範共產黨員”、“一級殺敵英雄”等稱號。
何金玉(1907—1948)
何金玉,又名何景玉,曹縣磚廟鎮韓莊村何莊人,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在中共魯西南地委和曹縣縣委領導下,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組辦農民夜校,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國方針,培養發展抗日骨幹和積極分子,參加了創建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8年5月,任齊濱縣民主政府副縣長,當月在反擊國民黨軍的“清剿”戰鬥中壯烈犧牲。
許冠英 (1913—1942)
許冠英,男,漢族,河南獲嘉縣樓村人。1913年生於河南省獲嘉縣,1930年10月加入共青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3月,任共青團新鄉臨時工委書記。1936年12月,他因宣傳抗日,又遭逮捕,西安事變後出獄。1937年10月,中共新輝獲中心縣委成立 ,許冠英為三人領導成員之一。1938年,任平漢抗日游擊支隊政治特派員。平漢支隊在新、輝、獲、汲地區堅持敵後游擊戰爭,沉重打擊了日偽的氣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1939年2月,平漢抗日游擊隊編入八路軍一二九師晉東南獨立游擊支隊,許冠英任支隊宣傳科長。1940年春,該部整編為冀魯豫軍區新三旅,他先後任營教導員、旅教導隊教導員、旅部敵工科長等職。1942年3月2日,部隊在山東巨野反“掃蕩”作戰中與日軍遭遇,他奮勇殺敵,壯烈犧牲,年僅29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於2015年8月24日了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