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花1號

魯花1號株型直立,疏枝,連續開花。株高39.0cm,側枝長42.0cm,結果枝9條,總分枝11條,結實範圍4cm左右。莖較粗,直徑5.7mm,莖部無花青素,莖呈綠色,莖枝上茸毛稀短。小葉片為橢圓形、綠色、葉大,長6.2cm、寬3.3cm。花冠黃色、中大,旗瓣高14.9mm、寬18.3mm。單株結果數18個,單株生產力21.4g。莢果普通形和斧頭形,網目中大,網紋中粗較淺,縮縊淺,果嘴短突。以雙仁果為主,莢果中大,長36.3mm、寬13.9mm。子仁呈橢圓形,種皮粉紅色,有白色裂紋和褐色油斑;子仁長16.4mm、寬8.7mm。斤果數408個,斤仁數821粒。百果重174.0g,百仁重74.2g。出仁率74.0%。粗脂肪含量48.61%,粗蛋白含量27.15%。

基本信息

別名或代號:新城早、534-211。

來源:山東省臨沂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於1971年以徐州68-4為母本,白沙171為父本雜交後,與沂水縣四十里公社新城溝大隊共同選育而成。屬類型間雜交的中間型。

審定情況:魯種審字第0015號,1983年審定。

特徵特性

生育期短,屬早熟種。在山東萊西地區5月上旬播種,6月上旬開花,9月中旬成熟,生育期130d左右。出苗快而整齊,植株長勢中等,後期易早衰。開花較早,花期短,結果集中,莢果發育較快。果針入土較淺,果柄堅韌,成熟後收穫不易落果。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適應性較廣,抗旱性較強,耐澇性中等,高感葉斑病。種子休眠性弱。

產量表現:產量較高,據1980~1982年在山東省區域試驗鑑定,平均畝產229.4kg,在參試的7個品種中居第三位,較白沙1016增產18.0%。在1981~1982年的4次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275.05kg,比白沙1016增產12.70%。

栽培要點

應選擇排水良好、肥力較高的砂壤土種植,種植密度以每畝0.9萬~1.0萬穴為宜,每穴2粒。生育後期應注意防治葉斑病。

適宜種植區域

適於山東臨沂、泰安、濟寧、濰坊、青島和煙臺部分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