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比高堡

tion reaction Nation

魯布·戈德堡機械

魯比高堡(Rube Goldberg)是美國的漫畫家曾經於1942年因政治漫畫作品獲得普立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這位漫畫家除了幽默的漫畫作品外為人所稱道外,其影響後代藝術創作、工藝作品乃至科學研究深遠者,是他創作的一系列漫畫作品中奇妙的機器設計(Rube Goldberg's Inventions),這些機器設計由繁雜的零件所組成,用繁複的操作方式將零件的功能一環一環連結起來,而機器的目的則是完成一個或數個簡單的功能,有人將之歸類為荒誕玄學( pataphysics),也有人歸類於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或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但這種有趣的設計方法在外國卻成為大學機械系所或是訓練創意思考的課程,甚至成為美國全國性的比賽(如第19屆Annual National Rube Goldberg Machine Contest剛於2007年3月31日假普渡大學(Purdue Unversity)比賽完畢,由Ferris State University贏得首獎)。 確實,魯比高堡機
器(Rube Goldberg Machine)如果由結果論視之,確實是荒誕不經,往往設計一堆繁複的操作僅只為了削鉛筆或擦窗戶,但是如果從過程論視之,從教育的角度出發,這個設計理念不僅可以活用物理、化學觀念與機械運作原理,還可以訓練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創意思考與創造力的培養,無怪乎美日等國家、社會乃至學校對這類型設計的創作都抱持著支持的態度,其實仔細想一下這不就是創新發明的原點嗎?

在英語世界的用法

“魯布·戈德堡機械”這個詞語首先錄於《韋伯斯特第三版新國際詞典》,其意思是“以極為繁複而迂迴的方法去完成實際上或看起來可以容易做到事情”(accomplishing by extremely complex roundabout means what actually or seemingly could be done simply)。在1930年代的美國,魯布·戈德堡機械被形容為“荒謬地組合在一起的機械”[1]。自此,“魯布·戈德堡機械”的意思亦擴延為“極為混亂或複雜的系統”,例如在英語世界裡,會有“退休保險有如魯布·戈德堡機械(一樣繁複)”這種說法[2]。

魯布·戈德堡機械

日本電視劇《33分鐘偵探》,每一集的開頭,在偵探家必定有複雜的機器來完成泡咖啡給客人的任務。
魯布·戈德堡機械曾屢次出現於《X檔案》其中一集《哥德堡變奏》中。
電視劇《迷失》角色之一約翰·洛克曾向一名小孩子展示一台小型的魯布·戈德堡機械。
在電影《死神來了》系列,主角們均是由於日常各種細微的物件互相影響下觸發連鎖反應而遇害,他們可以說是活生生的身處於一台龐大的魯布·戈德堡機械中。
在電影《回到未來》,布朗博士用了一個類似魯布·戈德堡機械的裝置去為他的狗造早餐。
日本 NHK 兒童電視節目 ピタゴラスイッチ(畢達哥拉斯的知識開關) 的開始結束以及中間部份皆穿插了類似此種的魯布·戈德堡機械,用以呈現標題。
卡通片《貓和老鼠》中《Designs on Jerry》一集中出現類似魯布·戈德堡機械
2005年,探索頻道節目《流言終結者》在《佳節特輯》中製作了一個魯布·戈德堡機械以慶祝聖誕節。
2010年,美國樂團《OK Go》,在單曲《This Too Shall Pass》的音樂錄像帶中,以兩層樓的魯布·戈德堡機械裝置完成近4分鐘一鏡到底的影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