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棉研20號

簡介

原代號魯7H1,系山東省農科院山東棉花研究中心和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以常規品系94-361為母本,以轉Bt基因抗蟲棉優系AR1為父本育成的品種間一代雜交種。該品種參加了2000-2001年全省抗蟲棉區域試驗,2000年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228.0公斤、91.3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號增產12.8%、16.2%;2001年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279.13公斤、114.71公斤,分別比對照新棉33B增產5.7%、20.9%。2003年生產試驗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197.28公斤、81.36公斤,分別比對照新棉33B增產11.01%、24.86%。
該品種出苗好,雜交優勢明顯,前、中、後期長勢均較強,生育期131天,第一果枝節位7.1個,株高102.1厘米,植株塔形,稍鬆散,果枝稍長,茸毛少,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果枝數13.2個,單株結鈴17.3個,鈴重6.1克,鈴較大、卵圓形,吐絮暢。霜前衣分40.8%,籽指11.0克,霜前花率92.8%,僵瓣花率3.8%。山東省農科院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植保室抗病、蟲性鑑定結果:耐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2000年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ICC校準水平):2.5%纖維跨長30.8mm,整齊度47.65%,比強度22.15cN/tex,伸長率6.2%,馬克隆值4.1,反射率76.35%,黃度8.25,環縷紗強132Ibf,氣紗品質1968。

栽培技術要點

:該品種株型稍鬆散,種植密度不宜過大,中高肥力棉田2000-2500株;播前施足有機肥為底肥,氮磷鉀配合施用,灌足底墒,見花後重施花鈴肥,後期補施蓋頂肥。盛蕾和花鈴期適時適量化控,棉株自然高度應控制在1.5米以內;二代棉鈴蟲一般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酌情防治,整個生育期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灰飛虱、盲蝽蟓等非靶標害蟲。制種技術要點:父母本配比以1:5-8,母本田密度1800-2000株/畝,父本田密度3000-3500株/畝。7月10日後至8月15-20日前開的花全部去雄授粉,全株雜交制種。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中熟雜交品種推廣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