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一個名叫米婭 ( 凱蒂·賈維斯 飾)的少女展開的,15歲的 她因為青春期的無所適從,結果變得情緒波動異常地強烈、性格方面也極其不穩定,並因此給自己招惹上一大堆麻煩,使得她不僅被學校拒之門外,就連她的好朋友們也一個接著一個地與她絕交了。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米婭的媽媽喬安妮 ( 凱爾絲通·沃爾英 飾)將一個名叫康尼 ( 麥可·法斯賓德 飾)的新男友帶回到家中,他向她們承諾可以改變一切不好的現狀,讓她們的生活中重新充斥著溫暖與愛。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米婭 | 凱蒂·賈維斯 |
康尼 | 麥可·法斯賓德 |
喬安妮 | 凱爾絲通·沃爾英 |
Tyler | Rebecca Griffiths |
Tyler's Friend | Carrie-Ann Savill |
Tyler's Friend | Toyin Ogidi |
Keeley's Dad | Grant Wild |
Keeley | Sarah Bayes |
Sophie | Charlotte Collins |
Dancing Girl | Kirsty Smith |
Andree | Chelsea Chase |
職員表
製作人 | 凱思·卡桑德、Lisette Kelder、克里斯婷·朗根、Nick Laws、大衛·湯普森、保羅·崔吉比斯 |
導演 | 安德里亞·阿諾德 |
副導演(助理) | Lee Grumett、Carley Lane、Jo Tew |
編劇 | 安德里亞·阿諾德 |
攝影 | 羅比·瑞恩 |
剪輯 | Nicolas Chaudeurge |
選角導演 | Jill Trevellick |
藝術指導 | Helen Scott |
美術設計 | Christopher Wyatt |
服裝設計 | Jane Petrie |
視覺特效 | Jonathan Privett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註: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類別 | 獲獎方 | 結果 |
2009 | 第62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 | 評審團獎 | 安德里亞·阿諾德 | 獲獎 |
金棕櫚獎 | 提名 | ||||
第22屆 | 歐洲電影獎 | 最佳影片 | |||
最佳女演員 | 凱蒂·賈維斯 | ||||
最佳導演 | 安德里亞·阿諾德 | ||||
2010 | 第63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英國影片 | 凱思·卡桑德、Nick Laws、安德里亞·阿諾德 | 獲獎 |
註: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BBC Films | 英國 |
Kasander Film Company | 荷蘭 |
The Film Council | 英國 |
Limelight Communication | ------ |
ContentFilm | ------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時間 |
人造眼 | 英國 | 2009年 |
Cinéart | 荷蘭 | 2009年 |
IFC | 美國 | 2010年 |
MK2 Diffusion | 法國 | 2009年 |
Monopole-Pathé | 瑞士 | 2009年 |
Syrena Films | 波蘭 | 2010年 |
Alta Films S.A. | 西班牙 | 2009年 |
Canana Films | 墨西哥 | 2010年 |
Europa Filmes | 巴西 | 2010年 |
IFC Films | 美國 | 2010年 |
Twin Pics | 荷蘭 | 2010年 |
Zon Lusomundo Audiovisuais | 葡萄牙 | 2010年 |
Nutopia Entertainment | 希臘 | 2009年 |
SP Films | 阿根廷 | 2010年 |
Audio Visual Entertainment | 希臘 | 2010年 |
Cinefil Imagica | 日本 | 2010年 |
Criterion Collection | 美國 | 2011年 |
Film1 | 荷蘭 | 2010年 |
第一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 中國香港 | 2010年 |
Independent Film Channel | 美國 | 2010年 |
Kam & Ronson Enterprise Co Ltd. | 中國香港 | 2010年 |
Mongrel Media | 加拿大 | 2010年 |
One Movie | 義大利 | 2010年 |
good movies! | 德國 | 2011年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英國 | 2009年9月11日 | 中國台灣 | 2010年6月4日 |
中國香港 | 2010年7月8日 | 法國 | 2009年5月14日 |
捷克 | 2009年7月10日 | 愛爾蘭 | 2009年7月12日 |
以色列 | 2009年7月17日 | 美國 | 2009年9月4日 |
加拿大 | 2009年9月11日 | 愛爾蘭 | 2009年9月11日 |
芬蘭 | 2009年9月19日 | 巴西 | 2009年9月25日 |
韓國 | 2009年10月9日 | 荷蘭 | 2009年10月22日 |
西班牙 | 2009年11月19日 | 日本 | 2010年9月5日 |
註: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魚缸》是一則青春期的少女故事,故事可以用“青春過冷河”一句話來概括。《魚缸》不只是追求青春殘酷,它的人物更為立體 。 (新浪娛樂 評)
像所有成長類影片一樣,《魚缸》的劇情並不複雜,僅僅是單線關注於某個人的生活。影片的長處,正在於導演阿諾德敏銳的把握住米婭從女孩變成女人的這種變化,既不煽情,也不平淡的吐露出來。整部《魚缸》的節奏一直保持的好,繃得住,沒有因為高潮的到來而泄成通俗劇。攝影和配樂也是兩大亮點,看後給人以流暢清新的希望之感 。 (天天新報 評)
《魚缸》是一個殘酷青春物語,但它的敘述方式流暢、自然,情節設計得足夠豐富、充滿隱喻性的細節也十分精巧,讓這場成年禮不致變成青春期的自怨自艾,也同樣能讓人在裡面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 (網易娛樂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