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魔幻片的定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經常與其他類型(如科幻片、驚悚片、犯罪片和戰爭片等)結合產生各種亞類型和副產品。一般來說,魔幻片的場面比較宏大,在客觀事實上往往不會和科學產生對立的,因為它的故事題材一般都會結合超自然(如超神力、神魔幽靈)、人類無法預知的東西或思想而產生的表達形式形成的某個角度藝術的電影。魔幻片的形成及發展在電影界已經是一個非常長的時期,尤其是中國的早期電影,有很多的影片類似與魔幻片的雛形,當然我們會習慣性的把它們稱為鬼片或者恐怖片。
從某種意義上講,好萊塢的絕大部分影片都可以大致歸入兩個大的類型:軟性電影(科幻片、喜劇片和歌舞片等)和硬派電影(西部片、警匪片和戰爭片等)。傳統意義的魔幻片已經囊括其中,而隨著人類對某種電影藝術的理解以及電影本身某種本質的發生改變,現代意義的魔幻片則是在綜合各種魔幻元素和劇情設定之後的新類型。比如好萊塢的魔幻片《哈利·波特》 系列電影。
在西方這類影視作品大多數是以騎士、魔法、劍、惡龍,或者法杖、飛行掃把、女巫,甚至是吸血鬼這樣的西方傳說為主。例如《吸血鬼日記》、《哈利·波特》等。而在中國則是以古代傳說的仙妖神魔為主要元素,往往和尋仙問道有關,又有武俠元素,例如《仙劍奇俠傳》,還有諸如《第八號當鋪》《深夜書店》此類魔幻懸疑驚悚題材等。
概念對比
科幻片 vs 魔幻片
首先科幻片和魔幻片都是電影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所不同的是科幻片是唯物的,是堅持物質第一性,是站在科學的角度進行幻想,探討的是科技的發展或宇宙中未知的事物對人類及人類社會的影響。而魔幻片堅持意識第一性,它大多描述的是神魔幽靈之類,這些屬於超自然的,現實生活當中不可見的事物。
魔幻片和科幻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電影既可以說成是魔幻片,也可以說成是科幻片。比如電影《極度深寒》顯然不屬於這一類。如果大家認真看了這個電影你就會記的裡面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說在現實中有這種生物,但在不同的深度體形是不同的,那這很明顯就是科幻片了。從現實角度出發本著科學的精神研究未知的事物,如果具體歸類的話是科幻片裡怪獸片的一種。像電影《極地特快》是魔幻片,會開火車的聖誕老人就像會用AK步槍的鬼魂一樣,雖然火車和步槍是科技發展的產物,但聖誕老人和鬼魂都是超自然的事物。
科幻片與魔幻片、靈異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被幻想出來的因素必定有一個科學理性的支持,哪怕這個科學依據看起來很瘋狂。比如《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可以被稱作一部科幻片,因為片中的主人公回到過去是藉由一種在影片中被科學證實了的催眠術。
科幻片,顧名思義即“科學幻想片”,是“以科學幻想為內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點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的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科幻片從誕生之初便與科幻小說締結了不解之緣,如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改編自兩部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威爾斯的《隱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爾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說被搬上銀幕後,引發了系列電影拍攝,科幻文藝中常見的題材,如科學狂人、星際旅行、時空穿梭等在此時出現,形成最初的套路。好萊塢則延續了改編科幻小說的傳統,如《侏羅紀公園》、《人猿星球》、《少數派報告》、《星際艦隊》等,並將其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片種。
目前國內對科幻片的態度基本是從科學與幻想相結合的角度,或者電影的奇觀本性進行談論。如邵牧君在評論中稱“科幻電影的妙處即在於只要某種科學構想一露頭,它就能虛構出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人和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活躍了人們的想像。”也有部分觀點認為科幻片與神話故事有關,或將“神話”作為一個描述性辭彙,用以形容“科幻片”,但均認為科幻片與科學無關,只是恐怖片的變種。如美國電影理論家V.索布恰克及其著作《銀幕上的外層空間——美國科幻電影》,稱科幻電影與科學“根本沒有關係”;周傳基則發表評論,指“所謂的科幻片只不過是現代封神榜”,《星球大戰》是“最古老的神話故事,亦即沒有任何信息量的陳詞濫調,騎士與公主”。
代表電影
1、《愛麗絲夢遊仙境》美國電影導演蒂姆·波頓的作品,影片講述了已經20 歲的愛麗絲和母親參加一個宴會,卻發現自己將在眾多傲慢自大的人面前被求婚。於是她跟隨一隻白色的兔子逃到一個洞裡,進入仙境。13年前,愛麗絲曾來過此地,但她卻一點也不記得了。在這裡,愛麗絲與那些可愛的老朋友們重逢了:虛張聲勢的睡鼠,美麗的白皇后和她可憎的姐姐紅桃皇后,還有雙胞胎兄弟,毛毛蟲,白兔,瘋帽子等等。在奇妙的仙境歷險中,愛麗絲了解到自己身負的重大使命,那就是帶領地下世界的居民們結束紅桃皇后的邪惡統治,恢復昔日仙境。
2、《暮光之城》是該系列電影的第一部。改編自小說《暮光之城》,作者是美國女作家史蒂芬妮·梅爾(Stephanie Meyer)。影片由美國著名電影女導演凱薩琳·哈德威克·奧利維耶里執導,講述了人類和吸血鬼之間的愛情。貝拉愛上了風度翩翩的美少年愛德華,但是愛德華是個吸血鬼。不過他卻出生在一個極其特殊的吸血鬼家族中,他們拒絕飲食人類的鮮血,而是捕食動物。是吸血鬼中的“素食主義者”,這好比是一個人光吃豆腐,給你力量但不能滿足。自從貝拉出現後,她的血液就好比是愛德華的專用海洛因。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智慧和洞悉一切的能力,愛德華一眼就望進了貝拉的靈魂深處,他也被這個女孩的獨特之處所深深地吸引,很快,兩個人就徹底地沉淪在了愛情的海洋中,踏上了一段充滿著激情、卻也違背了倫理信仰的浪漫之旅。
3、《潘神的迷宮》 墨西哥電影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的作品。德爾·托羅通過魔幻與現實在畫面上的交替達成二者之間互相照應、對比並達成精神一致的目的,這樣一個沉重的反戰主題也只是為成人設定的。以1944年為時代背景,法西斯謀殺游擊隊戰士作為現實世界的故事,旨在批判二戰給西班牙帶來的損失和傷害。雖然戰爭場面在影片中所占篇幅不多,但是給人情感上的衝擊卻是相當大的。 關於現實與夢境,是可以給人深思的影片。
4、《納尼亞傳奇》系列。故事的開始講述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偶然進入了一個異世界,稱為納尼亞,並在那裡經歷過一連串的冒險,及看到那個世界的創造。之後,他將一顆從異世界帶來的種子(蘋果)埋在花園裡,還長成了一顆大樹。這棵大樹後來被颶風颳倒,又被造成了衣櫥,然後又引領了四個小孩子進入這個神奇國度的不同時期。第一部里講的是千年不死的白女巫用暴政統治著整個王國,她用陰謀顛覆了獅王的統治,將納尼亞變成一片終年寒冷的冰天雪地,孩子們發現了女巫的殘忍,於是決定幫助獅子重新奪回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