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友
魔友,大學校園裡的另類社團之“北航魔方社”,他們的組織者被呼為“魔頭”,他們稱彼此為“魔友”,他們形容定期召集的聚會為“魔聚”。魔友們感慨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魔方像一塊塊魅力無窮的磁石把他們凝聚在一起,他利用網路以及線下人際傳播形成了如今的“魔友”圈子。每逢周末他們聚在一起,共探“魔技”,僅僅將手裡的塑膠方塊顏色還原並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玩出速度,玩出花樣,分享彼此的經驗與感悟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魔方特點
魔方,又叫魔術方塊,也稱魯比克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它是由富於彈性的硬塑膠製成的6面正方體。核心是一個軸,並由26個小正方體組成。包括中心方塊6個,固定不動,只一面有顏色;邊角方塊8個(3面有色)(角塊)可轉動;邊緣方塊12個(2面有色)(棱塊)亦可轉動。玩法是將打亂的立方體通過轉動儘快恢復成六面成單一顏色。平常說的都是最常見的三階立方體魔方,也有二階、四階、五階等各種立方體魔方。還有其它的多面體魔方,面也可以是其他多邊形。
魔友大賽
2009年7月26日,石家莊魔方協會舉辦“2009國佳杯石家莊第五屆魔方公開賽”,58名來自全國多個地方的“魔友”聚集石家莊,一起挑戰智慧與速度。挑戰“盲擰”讓觀眾大飽眼福,比賽現場,精彩的“盲擰”也讓大家大飽眼福。由於“盲擰”挑戰的是選手的瞬間記憶,因此難度更高。 被稱為“魔方大牛”的國內魔方高手歐陽韻奇一上場就受到全場“魔友”的關注,由於第一輪挑戰失敗,第二輪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16時許,第二輪即將開始,場上響起了陣陣“噓”聲,觀戰的“魔友”們互相提醒保持安靜。只見歐陽韻奇拿起原本凌亂的三階魔方,觀察16秒鐘後戴上眼罩,隨著一陣“咔咔”聲,魔方在他手上飛速旋轉,轉眼間就被恢復成顏色一致的正常色塊。“2分29秒43!”當裁判員公布完歐陽韻奇“盲擰”的成績,全場響起了陣陣掌聲。 17時許師徒大戰1秒多擰好魔塊
“好,不錯!”“還能再快點!”比賽間隙,擅長12片魔塊的譚嘯便和徒弟趙旭展開一場大戰,每比完一輪,譚嘯都沖徒弟豎起大拇指。 1秒多鍾,魔塊就被擰好,圍觀“魔友”一片驚嘆聲。當看到徒弟比自己速度還快時,譚嘯不禁自豪地說:“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魔方是種非常好的休閒方式,它可以鍛鍊我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讓我們的大腦更靈活,不會耽誤學習。”趙旭說。據石家莊魔方協會負責人齊雲水介紹,本次公開賽的目的是為8月中旬在北京舉辦的世界魔方大賽練手兒。據介紹目前,石家莊有500多“魔友”,其中以玩三階魔方者居多。
魔友交流
魔方復原
在一般人眼裡,要把一個打亂的魔方復原,似乎有點無從下手。的確,魔方誕生之初,能很快復原的人不多,歐美的一些金融公司甚至以復原魔方作為招聘的參考標準。但資深“魔友”曲歌說在許多專家的研究下,如今人們已找到了魔方還原的公式。目前常用的還原方法一般有三種,分層法,角先法和棱先法。每種方法都是通過不同公式的組合來操作實現的。目前世界各國的魔方愛好者總結出的公式已多達150餘種。他給記者列出分層法中的一個簡單公式:右-上-前-上 前 右 。曲歌說,一般人是看不懂這個公式的,因為公式里每個字都是有特定涵義的,比如“右-”就是將魔方右手邊的部分逆時針旋轉,“上 ”是將魔方最上面的一層順時針旋轉。至於旋轉多少度,公式里也都有交待。雖然魔方有天文數字般的顏色組合,但在還原公式的幫助下,魔友們復原起來依然“有章可循”。 魔友們拿到魔方後,一般不立即動手復原,而是要仔細地“打量”魔方,主要就是為了從雜亂的顏色排列中發現最適合使用哪些還原公式。“當然,許多朋友第一次看魔方還原公式常常會犯迷糊。現在已有視頻將這些還原公式分解演示,魔方愛好者只要手裡拿著魔方,對照著練習就行了。”
肌肉記憶
魔方的玩家多了,相互間的比賽自然是少不了的。自 1981年起,魔方愛好者們開始舉辦世界性的魔方大賽,從而開始締造自己的世界紀錄。 這一紀錄被不斷地刷新著,許多魔友的比賽成績差距往往不到一秒。此次比賽年齡最小的選手是來自南京的王子墨。今年只有6歲的王子墨在這次比賽中以40.96秒的成績還原了魔方。這一成績已令記者驚嘆,但王子墨的父親王崴卻不甚滿意。他告訴記者,不是孩子公式背得不熟,而是手指的肌肉沒有“記熟”這些公式。原來真正的魔方高手,在復原魔方時並不會背公式的。他們拿到魔方,確定好復原方法後,手指會立即憑“本能”一般將魔方轉動起來,復原公式在手指上自動“流”出來,根本不需要通過大腦的思考。這樣的嫻熟境界被魔友稱為“肌肉記憶”。這次公開賽的第一名,張砷鎵幾乎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復原了魔方的六個面,成為中國魔方第一人。他在比賽休息期間都不會讓手“閒”著,拿出隨身帶著的魔方把玩,保持手感。全國哪裡有魔方比賽,他都爭取場場參加,抓住每一次機會與“魔友”切磋。
九宮格
提到魔方,大家想到的都是由不同顏色的小正方形組成一個正方體,其實魔方可分平面和立體兩種。平面魔方就是將一個方陣分成許多格,根據特定的安排填入數字或字母,使它看起來具有不尋常的魔術般的性質,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和瑛姑玩的“九宮格”就是一種以數字排列為主的“算術魔方”,人們甚至認為“算術魔方”的發源地就在中國。大家所熟悉的立體魔方,其實是1974年匈牙利工程師艾爾諾·魯比克發明的。教授建築學和雕塑學的魯比克發明魔方,主要是想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當年他為了復原打亂的魔方,曾苦苦摸索了近一個月!
魔方升級
新式魔方更難玩,曲歌在南京還開了一個魔方專營店。在他的小店裡,記者看到了許多異形魔方,如金字塔形的魔方、飛碟形的魔方等。曲歌說,隨著人們對魔方研究的深入,不斷有新品種的魔方發現出來,這些新型魔方在玩的方法上各有不同,但難度卻比尋常的魔方大多了。據了解,前不久北京的82歲老人毛鵬將算術魔方“九宮格”和立體魔方融合到了一起,發明了“中華夢幻魔方”。這款魔方採用中國古代的幻方原理。在玩法上,除了要達到多面顏色相同的外,還要使每個平面上的每一格里的數字無論橫行、豎列及對角線,其和均為15。不斷挑戰人類智慧,這大概就是魔方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