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人人都有過去,只是有的過去,耐人尋味,有的過去,卻不堪回首。本·卡森 (基弗·薩瑟蘭飾)年輕那會兒曾是風光一時的優秀警官,可惜後來因為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誤殺同事而被踢出了警隊。如今的本全然不復當年的光彩,微禿的腦殼明示著他人到中年的力不從心,就連他的妻子也對他的“無能”忍無可忍,最終將他趕出了家門,無處可去的本只好去妹妹安吉拉·卡森 (艾米·斯馬特飾)那裡暫住。
本最近在一家曾經著過大火的商場謀到了一份夜間保全的工作,也許薪水不是那么地理想,可是總算解決了溫飽問題。然而,本卻漸漸發現了這裡異常恐怖的一個現象,大火燒毀了一切,可是所有的鏡子卻安然無恙、明亮如初,不僅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在大火中喪生的亡靈進駐到鏡子當中,任何一個照過鏡子的人,都會以極其可怕的方式死去,而且類似的靈異現象已經不僅局限在商店當中了,能夠“殺人”的鏡子,開始在整個城市中蔓延,就連安吉拉也沒辦法幸免於難,為了拯救自己其他的家人,本勢必要有所行動,否則只能坐以待斃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基弗·薩瑟蘭 | 本·卡森 | |
寶拉·巴頓 | 艾米·卡森 | |
艾米·斯馬特 | 安吉拉·卡森 | |
傑森·弗萊明 | 拉里·拜恩 | |
卡梅隆·伯艾斯 | 邁克·卡森 | |
艾瑞卡·格拉克 | 黛西·卡森 | |
瑪麗·貝絲·佩爾 | 安娜·愛斯可 | |
約翰·斯拉普內爾 | Lorenzo Sapelli | |
Tim Ahern | Dr. Morris | |
Josh Cole | Gary Lewis | |
Ezra Buzzington | Terrence Berry | |
Ioana Abur | Sister | |
Aida Doina | Rosa | |
Darren Kent | Jimmy Esseker | |
Roz McCutcheon | Jimmy's Mother | |
Adina Rapiteanu | Young Anna | |
Tudor Stroescu | Delivery Man | |
William Meredith | Young Doctor | |
Bart Sidles | Police Inspector | |
Cai Man | Neighbor 1 | |
Jingdong Qin | Neighbor 2 | |
Anca Damacus | Burning Woman | |
Valeriu Pavel | Mirror Person | |
Liliana Donici | Mirror Person | |
Irina Saulescu | Mirror Person | |
Aurelia Radulescu | Mirror Person | |
George Dumitrescu | Mirror Person | |
朱利安·格洛弗 | Robert Esseker |
職員表
製作人 | Christopher Landry、格萊高利·萊瓦瑟、Alexandra Milchan、Marc Sternberg、Andrei Zinca、Eun-young Kim、Vlad Paunescu |
監製 | Andrew Hong、基弗·薩瑟蘭、阿諾恩·米爾坎 |
導演 | 亞歷山大·阿嘉 |
副導演(助理) | Richard Graysmark、Nick Heckstall-Smith、Cristina Iliescu、Christopher Landry、格萊高利·萊瓦瑟、Ed Licht、Michael R. Melamed、Carolyn Milner、Walter W. Parry Jr.、Stefan Petcu、Letitia Rosculet、Fred Mandel、Lincoln Myers、Tim Riley |
編劇 | 亞歷山大·阿嘉、格萊高利·萊瓦瑟 |
攝影 | 馬克西姆·亞歷山大 |
配樂 | 哈維爾·納瓦雷特 |
剪輯 | 巴克斯特 |
選角導演 | Deborah Aquila、Mary Tricia Wood、Jennifer L. Smith |
藝術指導 | Joseph C. Nemec III |
美術設計 | Stephen Bream、Vlad Roseanu、Malcolm Stone |
服裝設計 | Michael Dennison、愛倫·麥朗妮克 |
視覺特效 | Stephane Bidault、David Fogg、David Isyomin、Rocco Passionino、Jamison Scott Goei |
布景師 | Liz Griffiths 、Ian Whittaker |
(以上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以上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序號 | 曲目 | 序號 | 曲目 |
01 | Asturias / Main Titles | 14 | Little Anna |
02 | Subway | 15 | Asturias / The House Is Safe |
03 | Ben Carson | 16 | The Quest |
04 | First Night | 17 | Farmhouse Basement |
05 | Handprints | 18 | Extending Mirrors |
06 | Fire | 19 | Michael's Reflection |
07 | Esseker | 20 | Keep Your Eyes Closed |
08 | The Dressing Room | 21 | Open Your Eyes |
09 | The Mayflower | 22 | Possession |
10 | Angela's Death | 23 | Escape |
11 | What Do You Want from Me? | 24 | Srorrim |
12 | Asturias / Investigation | 25 | Asturias / In the Mirror |
13 | The Mirrors Room | 發行時間:2008年08月12日 |
(以上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當影片在布加勒斯特拍攝時,另一部好萊塢作品《黑暗崛起》也在同一個地方實地取景,據說兩部影片因為當地電影工作者的分配問題,而產生了一些爭執,鬧得很不愉快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亞歷山大·阿嘉表示,《鬼鏡》並不是2003年由金成浩自編自導的韓國影片《照出冤靈》的翻拍版,兩部影片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在本質上卻是完全不同的。在影片定向前,確實收到了一個名叫《照出冤靈》的電影劇本,但編劇們初步瀏覽了劇本之後,並沒有產生太大的興趣。不過,他們都很喜歡這個以“鏡子”作為前提的電影點子,所以特意去挖掘其背後有沒有什麼值得尋味的故事素材。在這個過程中,編劇們漸漸地開始意識到,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只要看到鏡子,都會不由自主地去照照。沒有人確切地知道自己一天要照多少次鏡子,有些人對自己的身影可以說是到了一種迷戀的程度。這個數據帶給了編劇們靈感。另外,編劇還查閱了一些與鏡子有關的習俗,比如說,許多宗教都會有相似的忌諱,那就是當人死去的時候,屋子裡所有的鏡子一定都要遮住,因為人們不希望鏡子成為與另一個世界連線的通道 。
拍攝過程
電影中百貨商店的內容發生在紐約市,實際上,這組場景是在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拍攝完成的,而商場的內部構造和外部景觀選擇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建築物,相隔只有幾分鐘的路程。為了更好地體現這部分的紐約特色,美工組特別製作了一塊畫有紐約景象的背景布,用做整個場景的填充背景。不過劇組後來又去洛杉磯補拍了一些內容,另外,還在新澤西的一所房子的內部取了一些景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Castel Film Romania |
New Regency Pictures |
Regency Enterprises |
發行公司 |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美國) |
FS Film Oy(芬蘭) |
Twentieth Century Fox C.I.S. |
華納兄弟公司(荷蘭) |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加坡) |
20世紀福斯公司(日本) |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
Kinowelt Filmverleih(德國) |
Odeon(希臘)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馬來西亞 | 2008年8月14日 | 美國 | 2008年8月15日 |
印度尼西亞 | 2008年8月15日 | 德國 | 2008年8月15日(德國幻想電影藝術節) |
俄羅斯 | 2008年8月21日 | 土耳其 | 2008年8月22日 |
英國 | 2008年8月25日(Frightfest) | 比利時 | 2008年9月10日 |
法國 | 2008年9月10日 | 以色列 | 2008年9月11日 |
冰島 | 2008年9月12日 | 瑞士 | 2008年9月17日(法語區) |
荷蘭 | 2008年9月18日 | 韓國 | 2008年9月18日 |
新加坡 | 2008年9月18日 | 瑞典 | 2008年9月19日 |
愛沙尼亞 | 2008年9月19日 | 葡萄牙 | 2008年9月25日 |
阿根廷 | 2008年9月30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映) | 菲律賓 | 2008年10月1日 |
阿根廷 | 2008年10月2日 | 西班牙 | 2008年10月2日(錫切斯國際奇幻電影節) |
秘魯 | 2008年10月2日 | 希臘 | 2008年10月2日 |
義大利 | 2008年10月3日 | 巴拿馬 | 2008年10月3日 |
羅馬尼亞 | 2008年10月3日 | 西班牙 | 2008年10月3日 |
墨西哥 | 2008年10月3日 | 埃及 | 2008年10月8日 |
捷克 | 2008年10月9日 | 英國 | 2008年10月10日 |
匈牙利 | 2008年10月16日 | 巴西 | 2008年10月17日 |
芬蘭 | 2008年10月25日(夜視電影節) | 瑞士 | 2008年10月30日(德語區) |
德國 | 2008年10月30日 | 委內瑞拉 | 2008年10月31日 |
哥倫比亞 | 2008年10月31日 | 奧地利 | 2008年10月31日 |
斯洛伐克 | 2008年11月6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11月6日 |
克羅埃西亞 | 2008年11月13日 | 丹麥 | 2008年11月21日 |
波蘭 | 2008年11月28日 | 日本 | 2008年12月26日 |
芬蘭 | 2009年2月11日(DVD首映) | - |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在《鬼鏡》中,導演亞歷山大·阿嘉捨棄了過去所擅長的以血漿和殘肢斷臂等噱頭和賣點 (如《隔山有眼》),而加入了心理懸疑橋段,令整個故事脫離了他過去作品中的鮮血淋淋,轉而添上了一層日式恐怖電影的外衣 。 (時光網評)
在美式恐怖片中鏡子總被簡單當作反射的工具——主人公一慌神,在鏡中看見了個張牙舞爪的怪物等在後面,諸如此類。而亞歷山大·阿嘉則聰明得多,他不再將鏡子實物化,而把它作為連線人間和地獄的通道,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詭異氣氛和恐怖效果。而另一方面,亞歷山大·阿嘉也沒放棄自己“視覺系”的特點――他對角色造型、化妝和布景頗有心得。《隔山有眼》里噁心的畸形人造型被沿用到《鬼鏡》中,先不說鏡中燒焦的屍體在廢墟中扭動的駭人景象,即便是恐怖片中最常見的血腥場面,在他手裡都拍出了新意。比如鏡子中的金髮美女用手拉扯自己的雙齶直到開裂如同“黑色大麗花”一般慘死。他所喜愛的空靈、冰冷的鏡頭感,也加劇了“鏡像”與“現實”的對比效果,格外恐怖 。 (《中國銀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