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政區劃高小樓村----地處黃淮平原腹地,毗鄰106國道和大廣高速(項城出口),行政區劃為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轄區..村名由來
高小樓村名源於-----高姓人家在本村建有一座木質的小閣樓別墅,小閣樓別墅在平坦無垠、一望無際的黃淮大平原上,顯得格外搶眼、挺拔,更蔚為壯觀,故附近鄰村紛紛稱之為“高小樓”,此樓在民國年間毀於明火。
行政區劃
高小樓村----地處黃淮平原腹地,毗鄰106國道和大廣高速(項城出口),行政區劃為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轄區..
村莊歷史
從廣州到開封千年古驛道在村邊路過,歷代達官顯要、儒林學子、名商大賈、遷客騷人、多履臨此地,村北面有南頓驛站,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在路過南頓驛站時,曾有詩《謫官黃州至南頓驛同李從聖叔侄小飲》
共飯何草草,客來從遠道。
傾壺得殘酒,聊以開懷抱。
年將半百兩鬢華,謫官憔悴來天涯。
神理可馮吾道在,不應長遣路人嗟。
曾國藩一生曾經由陸路從村邊經過數次,李鴻章編練“淮軍”時,高小樓村人出財出力頗多,抗日戰爭期間,全村人一半以上的男子參加了光榮的抗日戰爭,老弱婦幼人員在家主持生產。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長長隊伍走了好幾夜, 8月20日路過高小樓村,劉伯承將軍、鄧小平書記曾經在本村進行補給,受到了高小樓村人的熱烈歡飲,並發生50里送紅軍的感人故事(本村人幫助紅軍扛槍運糧送了50里路)。同時,高小樓村人也有許多人當即參加了紅軍。1948年12月—1949年1月爆發淮海戰役,高小樓傾全村人之力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偉大勝利。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前,本村人參加昌都戰役,取得偉大勝利;同樣本村的人犧牲也很慘痛。改革開放以來全村人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糧食產量逐年豐收,經濟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朋友的關懷和支持下,全村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勇於改革創新,永不僵化”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高小樓村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進程,促進高小樓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穩步提高全村人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
村莊古蹟
高小樓村南為高氏祖塋所在地,擁有600多年的歷史,其先祖始葬於淮陽縣,後因地殼塌陷,不復存在,高氏後人為了緬懷先祖“忠孝之風”,遂在地殼塌陷處取土一方,葬於高小樓村南,並樹墓立碑,遍植松柏,歲歲祭饗。清朝後期高氏族人“進士及第者”巍巍羨煞旁人;擁有“舉人”功名者比比皆是。曾經有“一門三代六進士”,三代六進士-----高崍雲,清嘉慶庚辰科聯捷進士,其長子欽中為清道光庚戌科聯捷進士,次子釗中光緒丙 子恩科進士;欽中次子積勛,光緒丁丑科聯捷進士;三子積政(出嗣胞叔釗中),光緒甲午恩科進士;崍雲二長兄頡雲次子高敏中之長子積健,光緒丁丑科進士(和高積勛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