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反搏治療

體外反搏治療,是我國醫學界自行研發的一種治療全身缺血性疾病的無創傷性的、無痛苦的物理療法,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套用。體外反搏治療的過程是:在小腿、大腿、臀部分別包紮上氣囊,利用心電觸發,在心臟舒張時,也就是四肢的血液往心臟涌動的時候,從小腿、大腿、臀部序貫性地逐段加壓,驅動血液回返,增加回返心臟的血量,同時它又有每公斤0.4磅的壓力,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體外反搏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缺血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陳舊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後遺症、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動脈栓塞、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萎縮、中心漿液性脈絡膜炎、眼底中央動脈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血管閉塞、糖尿病引起的血流障礙、缺血性腎病、突發性耳聾、肝炎以及康復與保健、運動性病勞的恢復。

基本原理

主要裝置是在患者四肢和臀部紮上氣囊,連線上特定的氣源,配上專門設計的電器控制部分,利用患者自身的心電信號,進行固定觸發,並與心臟保持嚴格的同步工作。當心臟進入舒張期開始之際,扎於四肢和臀部的氣囊充氣,自遠端序貫地加壓四肢和臀部,迫使血液返回主動脈,從而提高主動脈舒張壓。其次,體外反搏可使靜脈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輸出量也隨之增加。其三,在心臟收縮之前,氣囊迅速放氣,對肢體解除壓迫,肢體受壓的血管轉為開放,從而可減少主動脈射血輸出阻力,減輕心臟後負荷。

就是這樣一種裝置,不僅可迫使血液返回主動脈,以提高主動脈舒張壓,使腦供血動脈壓也隨之增高。同時,還可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使腦灌注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腦組織在收縮期和舒張期都可得到較多血供,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改善腦組織代謝,促進腦細胞功能恢復,從而達到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目的。

治療過程

體外反搏治療的過程是:在小腿、大腿、臀部分別包紮上氣囊,利用心電觸發,在心臟舒張時,也就是四肢的血液往心臟涌動的時候,從小腿、大腿、臀部序貫性地逐段加壓,驅動血液回返,增加回返心臟的血量,同時它又有每公斤0.4磅的壓力,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當心臟收縮並向全身供血的時候,它又放鬆氣囊,使外周阻力減輕,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臟功能,這一緊一松又明顯地按摩了雙腿與臀部,改善了末梢的循環。

治療範圍

體外反搏療法能明顯地增加心臟及全身各臟器血液的灌注,增加血液供應的量,改善缺血的狀況,而且,在壓力的作用下,血液流動的速度增加,降低了血液的粘稠度,抑制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所以體外反搏治療不但能治療各臟器的缺血狀況,還是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體外反搏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缺血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陳舊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後遺症、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動脈栓塞、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萎縮、中心漿液性脈絡膜炎、眼底中央動脈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血管閉塞、糖尿病引起的血流障礙、缺血性腎病、突發性耳聾、肝炎以及康復與保健、運動性病勞的恢復。

還能治療許多反覆發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胃潰瘍、十二脂腸潰瘍、盆腔炎等等。

發展推廣

在美國及歐洲許多國家,都引進了體外反搏療法,並先後納入了冠心病臨床治療指南。尤其在美國還進入了醫保系統,當患者經過體外反搏治療後,就無需再做昂貴、有風險的搭橋手術。據報導:在美國,一位做過6次搭橋手術的病人又出現了心肌缺血,最終在無法手術的情況下選擇了體外反搏,結果病人的心肌缺血明顯改善,而且生活質量也大大地提高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