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專門接待往來官員和政府文書傳遞業務的組織制度以及為此而徵發的徭役制度。始於殷商。甲骨文有“騎士”、“車”、“驛傳”等記載。春秋戰國已有郵驛,《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秦統一後,廣建驛道,郵驛發展迅速。漢承秦制,在通路上每30里置一驛所,供停留;各地設傳舍,供歇宿。唐有車、馬、船之分,設水驛、陸驛、水陸兼辦三種,由兵部統轄。宋驛傳由軍隊統管,設軍郵局,置日夜兼行的急遞鋪,專遞送軍事文書。元代設有蒙古站赤(驛傳之音譯)及漢地的驛站。明代驛傳有陸驛、水驛、驛站、遞運所、急遞鋪、馬快船等。清代有驛站、塘、台、所、鋪等。古代驛站一般備有人夫、車馬,並指辦稟給、口糧,供傳遞文書及過境官員使用。清光緒時,隨著新式郵政的建立而漸被廢止。
相關詞條
-
驛傳
驛傳,是中國古代政府設定的一種供一定品級的官吏往來,以及傳遞詔令文書的人夫車馬食宿等用的交通組織。始於春秋戰國,秦漢以後,驛傳制度已很完備。當時,用車傳...
-
吐蕃驛傳
吐蕃驛傳一般由四人組成,未必來自同一部落,以便互相糾察,他們不僅負責傳遞軍情,而且傳遞公文信件,是維護吐蕃西域統治的手足和耳目。吐蕃驛傳系統歸軍隊所屬,...
驛站建立 驛傳介紹 驛傳工具 驛傳制度 -
郵驛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郵驛故事 -
隋唐郵驛
隋唐繼續發展南北朝時的驛傳合一的制度,“驛”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郵”、“亭”、“傳”。隋唐郵驛的規模相當大,唐代全盛時共設驛1639個,其中陸驛1297個...
郵驛盛況 主要郵路 郵驛制度 郵驛服務 通信方式 -
宋代郵驛
宋代郵驛制度以軍卒代民役,按行駛速度設定了金牌、銀牌和銅牌,至清雍正年間增設了“急遞鋪”,也就是現代的“快遞”。宋朝為了確保郵驛的傳遞速度,在機構設定方...
驛道發展 郵驛制度 宋代館驛 傳遞形式 通信法規 -
唐宋時期館驛制度及其與文學之關係研究
第二節唐宋館驛的總量與種類 第三節唐宋館驛的興建與設定 第四節唐宋館驛詩概說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姜驛鄉
姜驛鄉位於元謀縣最北部,與四川會理縣相鄰,距縣城66km,全鄉總面積 247.2平方公里,轄糯拉鮓、半箐、姜驛、水平石、畫匠、貢茶、太平、白果8個村民委...
簡介 發展思想 經濟 文化教育 歷史大事記 -
漢代郵傳
漢代,洛陽郵驛進入快速發展期,其機構設定統稱為“郵驛”,細分為“郵”、“亭”、“驛”、“傳”,具體劃分為五里設一郵、十里設一亭、三十里設一驛(傳)。“驛...
簡介 通信程式 郵驛制度 歷史記載 制度特點 -
《中國古代郵驛史》
《中國古代郵驛史》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廣生,趙梅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