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馴服自我:王常月修道思想研究》在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從修道者自我衝突的角度切入清初全真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的修道思想,以哲學和深度心理學的視角揭示了道門人士在求道、入道、修道和得道過程中所經歷的自我衝突與自我馴服。全書共分五章,分別從王常月的生平與著述、馴服自我的誘因、馴服自我的方法、馴服自我的內容及馴服自我的深層指向等方面考察了王常月的修道思想,對王常月修道思想當中所蘊含的人在世存在的艱難與抗爭作了細緻考察。
本書目錄
序
導論
一 選題緣起及意義
二 自我、自我衝突及馴服自我的內涵
三 海內外研究現狀及文獻綜述
四 本書研究思路及新意
第一章 王常月生平與著述考論
第一節 王常月的生平、著述及龍門派傳承考述
一 生平行履
二 著述考辨
三 龍門派傳承的幾條路線
第二節 王常月修道思想形成的相關背景
一 全真道在明代的相對沉寂
二 明中葉至清初的社會歷史狀況
三 清代的宗教管理政策
四 全真道在明末清初的發展窘境
五 思想重心的轉移:從生死到愛欲
第三節 王常月修道思想的淵源和結構
一 儒道同源
二 佛道同本
三 全真同道
四 思想結構
第二章 馴服自我的誘因:自我衝突
第一節 老莊對自我衝突的認識
一 《老子》:生存受限制的自我
二 《莊子》:掙扎中的自我
第二節 全真祖師對自我衝突的經驗
一 人世存在的基本體驗:無常
二 日常生活的無意義:空假
三 人作為肉身的易朽性:有死
第三節 王常月對自我衝突的體認
一 個體與自身的分裂:色身和法身
二 個體與他人的矛盾:凡人與聖人
三 個體與社會的悖論:入世與出世
第三章 馴服自我的方法:以戒制心
第一節 全真教戒律思想略析
一 王重陽時期的戒律思想
二 馬丹陽、劉處玄時期的戒律思想
三 《長春真人規榜》及《全真清規》中的戒律思想
四 全真教戒律系統的確立——三堂大戒與王常月
第二節初真戒思想研究
一 初真戒的主要內容
二 初真戒的思想淵源
三 初真戒的特點及目的
第三節 中極戒思想研究
一 中極戒的主要內容
二 中極戒的思想淵源
三 中極戒特點及目的
第四節 天仙戒思想研究
一 天仙戒的主要內容
二 天仙戒的思想淵源
三 天仙戒特點及目的
第四章 馴服自我的內容:明心與見性
第一節煉己築基
一 皈依自性三寶
二 懺悔己罪人罪
三 斷除理障事障
四 捨棄恩愛之緣
五 戒行求精求嚴
六 忍眾辱以制嗔
七 身清淨而心定
第二節 弘法度人
一 闡教以弘道
二 度人我眾生
第三節 證得解脫
一 證真效真驗
二 體神通妙用
三 了己生已死
四 得身心圓滿
第五章 馴服自我的深層指向:渴求不朽
第一節 儒家與道家對“不朽”的理解
第二節 早期全真道對“不朽”的理解
第三節 王常月的“不朽”思想
一 不死者豈是凡身
二 法身不死,元炁長存
第四節 渴望不朽的深層心理
一 保存自我
二 尋求確定
結語
第一節 王常月修道思想的貢獻
一 整頓戒律:奠定道人修行之基
二 開壇授戒:改革道才培養之法
三 回心歸性:確立道眾修行之向
第二節 王常月修道思想的局限
一 單言性戒等持,忽視命功修煉
二 戒律思想單一,理論建構薄弱
三 獨重心靈解脫,輕視入世實踐
第三節 王常月修道思想的影響
一 王常月之後龍門支派的繁衍
二 閔一得對於王常月修道思想的補充與完善
參考文獻
附錄:王常月年譜新定
後記
作者介紹
朱展炎,男,瑤族,廣西昭平縣仙回鄉人,廈門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師從蓋建民教授,現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後,卿希泰先生為博士後合作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道教自我觀,在《宗教學研究》、《中國道教》等專業刊物發表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