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駢駿

然素清介,當時有“壽陽馮,不愛銅”之誦。 四年春,兼署孟縣,四月,調任聞喜,後遷同知。 父子登科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軍崗村的馮駢駿考中第64名舉人。

人物簡介

性端謹,少入塾讀書,鄉鄰獵者嘗喧逐塾側,同學生皆指點笑謔,駢駿獨書聲達戶。外獵者詫異,往往以所得之臠予之。稍長,通群籍,善屬文。乾隆己亥(1779),登賢書;乙卯(1795),大挑一等,以知縣簽分山西。初署永和,嘉慶元年(1796)補懷仁。下車即革陋規,除劇盜,慎刑罰,暇輒與諸生講論經文,亹亹不倦。尋擢壽陽。壽陽北達神京,差役繁劇,駢駿措理裕如。然素清介,當時有“壽陽馮,不愛銅”之誦。四年春,兼署孟縣,四月,調任聞喜,後遷同知。遂乞養歸里,甫解綬,而母已歿。既抵家,哀毀成禮。晚歲栽竹蒔花以自適,遂不復出。卒年六十八。編修龍廷槐志其墓,進士李實為之傳。

家世起源

軍崗村的馮氏始祖馮宏在河北建立了北燕國,自封為北燕王,後來被鮮卑人組成的北魏國所滅。他的兒子馮業在亡國後逃往廣東。南朝陳國末期,馮業的曾孫馮維乙任廣州參軍(相當於廣州警備司令)。他解甲歸田後在南海居住。
從唐代到元代,馮維乙的後人遷徙到新會、高要和羅定等地居住,有人當過高要縣尉,有人任高州刺史,有人當過陽春、羅定等地的太守。
明初,馮維乙的後人從高要遷來德慶縣鳳村圩鎮,後來又分支到德慶縣悅城鎮軍崗村。

父子登科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軍崗村的馮駢駿考中第64名舉人。29年後的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他的兒子馮士衡“青出於藍勝於藍”,考中了第32名舉人。
馮駢駿及其子馮士衡考中舉人以後,分別擔任過山西和甘肅等地的知縣,他們後來都告老還鄉,分別安葬在高要市祿步鎮的皮山、德慶縣悅城鎮五里村的萬水堂山。 
馮士衡孫子馮錦釗也是晚清舉人,曾擔任民國初期的德慶縣政府參議長。
馮駢駿和兒子馮士衡為官多年,他們告老還鄉以後,在故鄉軍崗村修築了一幢門樓,門框上懸掛了一塊“父子登科”的匾額,上面浮雕著:“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桂林、總督兩廣籌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吳熊光”等字。還在“父子登科”門樓後面修築了十幾幢大屋,每幢大屋都面闊三間、三進,其中兩幢大屋的門框上分別懸掛著“司馬第”、“伊夫第”的匾額,見證著馮駢駿之後的不同凡響。
馮駢駿父子倆十分重視教育,先後在村中建起六宛書室和驪山家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