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尚

馮學尚

1991年至199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博士後,1992年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晉升為副教授。 1994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工作,現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主要從事空間物理/空間天氣學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具體從事行星際太陽風暴的傳播過程與模式研究。

馮學尚,男,1964年10月生,博士。1984年於河南師範大學獲學士學位,1987年於蘭州大學獲碩士學位,1991年於蘭州大學獲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博士後,1992年於北京航
空航天大學晉升為副教授。1994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工作,現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並任中國計算物理學會理事、《空間科學學報》編委、《科學通報》編委。
主要從事空間物理/空間天氣學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具體從事行星際太陽風暴的傳播過程與模式研究。研製出一類新的TVD型三維球坐標MHD模式,發展了擾動通過日地空間傳播的區域組合模式。提出太陽風中行星際激波的求解六步法與激波流型概念,發展了有關流體激波的躍變條件理論和一些經典結論。與同事一起建議了以行星際閃爍(IPS)觀測、擾動傳播的動力學、模糊數學三者為基礎的地磁擾動的預報方法。利用日冕亮度和光球觀測作為輸入,使用MHD方法得到源表面上的速度和溫度等分布,然後按太陽風速沿阿基米德螺線作簡單的外推得到地球附近的空間天氣趨勢預測。首次以太陽磁場觀測和Pb亮度觀測的三維反演作為三維太陽風暴模式的輸入來研究空間天氣災害性事件的背景結構,向建立空間災害性天氣事件數值預報系統邁出了一步。近年承擔了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多項,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32篇。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
199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