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以來,馬軍武和妻子在極端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甘於清貧,甘於寂寞,以哨所為家,23年如一日,
風雨無阻地在20多公里長的邊境線上從事巡邊、守水、護林任務,走了292000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雙膠鞋,創造了20多年未發生一起違犯邊防政策和涉外事件的紀錄,哨所被人們稱為西北邊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馬俊武所在的桑德克龍口哨所緊鄰中哈邊境中方32號界碑,離界河僅幾米遠,距團部20公里,周圍除了沙山就是樹林。夏季蚊蟲肆虐,巡邊時不得不用一塊在柴油中浸過的沙布頂在頭上,防止叮咬;冬季冰雪封路,長達半年,與世隔絕。由於巡邊路線較長,他們揣上塊乾糧上路,餓了啃幾口乾饃,渴了喝幾口河水;氣溫常常零下近40度,一夜之間大雪可以下到半米深,帶的饃饃凍得硬邦邦,一咬一嘴冰碴子,夫妻倆就一口饅頭一口雪地往下咽。巡邊的路很長,一來一回需要三四個小時,回到家裡,眉毛、鬍子、頭髮都凍成一坨。春季氣溫回升快,山上積雪迅速消融,再加上陰雨連綿,平時看起來異常溫順的阿拉克別克河變得狂燥無比,隨時都會沖毀堤岸,每天晚上他們都堅持打開門窗睡覺,一方面是為了聽水情,另一方面是一旦堤壩發生險情能夠及時地衝出去應對。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在難以忍受孤獨寂寞面前,馬軍武夫妻沒有後悔,沒有退卻。不用命令,不用督促,他每天第一件事是升國旗,然後登瞭望塔、觀察分水閘、巡視河堤、檢查植被、加固鐵絲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一乾就是7000多個日日夜夜。
團場的變化日新月異,職工民眾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收入也年年提高,住在團部的職工,不少人都過上了舒適的生活。但馬軍武和妻子依然在桑德克,依然是一年四季的迷彩服,每天粗茶淡飯,看不到美景,交不到朋友,甚至連吃新鮮蔬菜也是一種奢望。這些都還能克服,最大的遺憾是對兒子的虧欠,兒子一生下來就由爺爺奶奶帶著,一年中,他們和兒子見不了幾次面,更不用說給過兒子多少幫助和呵護。
有人曾經這樣問過馬軍武夫婦:桑德克這個地方在你們的心裡是什麼位置?他凝視遠方很久,回答到:家!這片守衛了20多年的邊關哨所,在他的心裡很重很重。一位老領導聽到馬軍武的故事後,感動不已,欣然題詩:一個哨所夫妻站,一段邊關兩人看,一份責任記在心,一個佳話留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