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每次來了新孩子,都要經歷一次重新當“媽媽”的過程 。
因為愛孩子,48歲的馬耐勤在開封SOS兒童村一待就是17年,在這裡,度過此生最好的年華。至今,她已經成為22個孩子的“媽媽 ”。
她說,自己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兒童村里10年以上的媽媽就有8位,至今沒有成家。想到有一天能兒孫滿堂,她覺得“這輩子就值了”,雖然她的兒女們都還沒生孩子,但她已經考取了高級月嫂證和高級育嬰師證,“做好了準備 ”。
朋友印象
年齡最大的導遊
知道這個人,是有朋友偶然告訴我,馬耐勤是她見到的年紀最大的導遊,而且是一個帶著很多孩子的“媽媽” 。
因為是突然造訪,馬耐勤並不知道記者的到來,這天,她帶著兩個期末考試剛結束的孩子出去玩了一圈。
這兩個孩子剛來4個月,對開封還不太熟悉,馬耐勤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儘快適應這裡。“前幾天是去領導遊證,我2012年就考了資格證,是那一年面試里年齡最大的。”馬耐勤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多學點東西,多見點世面。她是河南大學校園的常客,“蹭課”已有十幾年歷史。除了導遊證,她還有高級月嫂證、高級育嬰師證等 。
“我不斷學習,孩子們也能受好的影響啊!”她直言,考這些證,並非真的要去工作,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們能“潛移默化,在一個有文化氛圍的家庭里長大 ”。
改變自己
從“強迫”到“引導”
十幾年來,孩子不斷到來,這也就意味著,“潛移默化”的過程注定是艱難的,從毫無帶孩子的經驗到現在已經送走4個大學生,這位“媽媽”也在嘗試改變 。
馬耐勤來自洛陽,26歲那年,她看了一部叫《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講述了SOS兒童村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故事,她被深深觸動 。
“我高中畢業在老家當了兩年學前班老師,我喜歡孩子,看到電視裡的‘媽媽’很不容易,我感覺我能做。”從那以後,馬耐勤就一直打聽這方面的信息,“在1997年我聽說開封也要建兒童村,就趕過來了。”
從“帶家阿姨”到“專職媽媽”,馬耐勤在適應做一個真正的母親。不過,激烈的碰撞總是不可避免,“那時候我要求每個孩子都得有一技之長,畫畫的、彈琴的,要么是體育很好。”而孩子的叛逆常常讓她頭疼,“我是為他們好,他們怎么就不理解 ?”
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和孩子一起成長”,“強迫教育”已經不適用於孩子,“引導”才是更好的教育,“我以前的心態是孩子要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後來覺得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
思想掙扎
我離開了這些孩子怎么辦
其實有了這些證,馬耐勤或許可以去謀得一份更高收入的工作。但她喜歡孩子,不願離開,一如這17年的堅守 。
有時候碰到難管的孩子,馬耐勤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也會傷心難過,尤其當付出的真心不能換來孩子的理解時,她會兩眉緊鎖,左右為難 。
“我不是沒想過走,十幾年來來去去的人很多,但我走了孩子們生活就不穩定了。”馬耐勤說。
她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來到兒童村的孩子大多有一個悲苦的童年,如果村裡的“媽媽”三五年換一個,那么孩子就會認為“媽媽”不是真心愛自己,很容易受傷。她不忍心 。
除了她,村子裡,10年以上的媽媽還有7位。她們都是在20多歲的年紀來到這裡,全身心撲到這些孩子身上 。
孩子反哺
甜蜜的“負擔”
雖然韶華不再,但馬耐勤的一個女兒告訴記者:“我的媽媽是最美麗的媽媽。”
若按55歲退休來算的話,馬耐勤還有7年時間待在兒童村,她的願望是,在退休之前能帶30個孩子。說起帶過的一個個孩子,她的話匣子關不住了 。
2004年前,她因病住院,一周時間裡,大女兒都寸步不離,“整日整夜陪著我,照顧我”,出院那天已是臘月二十九,也是孩子做的飯,這份溫暖,馬耐勤受用至今。
“走了的擔心過不好。”這不,一個已經大學畢業在海南工作的女兒給她買了一堆年貨,讓她很過意不去,“剛畢業壓力大,沒啥錢,我在這好得很 。”
另一個在開封本地的男孩在網上買了一個足浴盆寄回家,她一查值好幾百塊錢,很心疼,“我從來沒想過他們長大會回饋我什麼 。”
“既幸福又不安。”她說,希望自己在退休後還能給孩子們盡點力,“到時候有了第三代,拍全家福怎么的也上百個了,門口都該站不下了,我想這輩子也就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