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話。全村有550戶飲用井水,有550戶還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有550戶通電,有38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4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9.2%和9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5戶(分別占總數的51.8%和44.5%)。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村內有車站和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拖拉機258輛,機車10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11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1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7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6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9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在校學生231人,距離鎮中學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5人,其中小學生291人,中學生84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8人,少數民族黨員87人,其中男黨員33人、女黨員55人。村委會由村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3人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2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0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276.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0.24(人均籌資12元)。年末集體總收入0.17萬元,有固定資產18.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人文地理
馬房村委會位於蒙自縣城區西北部,坐落於大屯海邊,周邊與大屯鎮、十里舖村委會、大台子村委會相連線,居住著彝、壯、漢、苗等民族,其中,彝族占總人口的98%,純樸的民俗民風促成了當地各民族友好相處和相互交流;交通十分便利。
改革開放以來,全村人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村黨總支、村委會帶領全村人民民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揮本地潛在優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依靠科技力量使全村經濟、社會得到顯著發展。
村有民間文藝隊22支,老年協會1個,他們用自編自演的節目歐歌時代的旋律,宣揚馬房村委會人民的精神風貌,極大地促進了精神文明的建設。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2008-2010年計畫總投資40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241.8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41.96萬元,占總收入的51.69%;畜牧業收入425.51萬元,占總收入的34.26%(其中出欄肉豬3620頭,肉牛65頭);漁業收入28.63萬元,占總收入的2.3%;第二、三產業收入95.3萬元占總收入的7.67%;工資性收入45.6萬元,占總收入的3.67%。農民人均純收入3114.2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1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