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店村[安徽蒙城縣莊周辦事處下轄村]

馬店村[安徽蒙城縣莊周辦事處下轄村]

馬店村位於縣城東約6公里,與城東開發區接壤。省道307線橫穿村內,交通十分便利。馬店村轄13個自然莊,20個村民組,人口3876人,黨員102人。村內可耕土地6091畝,全村以種植蔬菜為主,是皖北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特色經濟

2008年11月12日,安徽省蒙城縣莊周辦事處馬店村農民崔振山的80畝甘藍(包菜)地旁停了五六輛山東大貨車,等待著收購老崔的優質甘藍,這是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山東龍大集團六年來定期來到老崔家門口等著買菜。老崔正忙著招呼親戚鄰居和幫他打零工的十多名外村民眾砍菜、裝車。半天下來,老崔的地空了,腰包卻鼓了。數著一打打人民幣,足足20萬元。老崔心裡像喝足了蜜。他說:“如果沒有國家新型農民培訓的好政策,自己現在恐怕還是‘一碗湯兩個饃,哪能有現在的樓房和汽車’。”像老崔一樣,馬店村的2000多名民眾多少年來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通過種植甘藍發展蔬菜產業走上了小康路。

一、發展背景

馬店村距離縣城7公里,省道307線橫貫境內,在2006年農村綜合改革中,由原馬店、紀堡和白寨三個村合併而成,現有人口3600人,黨員 89人,13個自然莊,20個村民組,耕地6500畝。多年來,馬店村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村依託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以發展特色農業生產為突破口,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初步實現了富民強村,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600元,比全縣人均水平高出40.2%。2007年被安徽省農委確定為“省級專業(蔬菜)示範村”; 2006年被亳州市確定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08年被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二、發展歷程

提起馬店村蔬菜產業發展,還得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面對傳統的“麥茬豆、豆茬麥”的種植模式,面對“辛辛苦幹一年、收入只有三百元”的現狀,勤勞而又貧窮的馬店人沒有停滯,沒有退縮,他們在思考,他們在探索……

當時安徽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為加快皖北地區土壤改良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在馬店村建立了一座試驗站,農業科研人員經常在試驗田裡試種西瓜新品種,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科研課題,他們在開展工作的同時也與馬店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村里幾位精明能幹的年輕人在與科技人員接觸交流時感到,既然他們能引種試驗成功,我們為什麼不能跟著乾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1984年幾位農民種植了十多畝新澄西瓜,在科研人員的認真指導下,經過精心管理,每畝西瓜產量高達6000多斤,去掉成本純收入400多元,比原先的一麥一豆全年收入還要高出100多元,這讓馬店民眾欣喜萬分。一直愁於沒有給民眾帶來致富項目的馬店村兩委也在這裡看到了希望,村兩委經過分析後認為,馬店村離城較近、勞動力資源豐富,比較適合發展蔬菜產業,西瓜種植應該是他們的首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隨後村兩委選擇有一定文化並樂於接受新生事物的民眾進行試點種植,並請省農科院農業科研人員為農民傳授新的種植技術。通過典型帶動,示範引導,全村50%以上的民眾開始了西瓜種植。西瓜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帶來了觀念的更新和生活的改變。然而好景不長,馬店人在種植西瓜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西瓜病害越來越多,而且難以防治,這可急壞了村民,在諮詢農業專家後才得知是西瓜枯萎病的危害,這種病是土傳病害,西瓜不能重茬,需要輪作間隔七八年以上,在有限的耕地上要想輪作七八年再種西瓜談何容易!

但是,面對困難,精明能幹的馬店人在多年的市場摸爬滾打中,又從市場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們了解到甘藍(包菜)種植是一項投入少、技術簡單、效益不錯的好項目,甘藍不僅可以市場鮮銷,還可以脫水加工,作為方便食品的原料。於是馬店人開始在甘藍種植上做起了文章,經過幾年的發展,馬店村甘藍種植面積從當初的幾十畝已發展到如今5000多畝,種植模式也從秋甘藍發展為春、夏、秋、越冬甘藍一年多茬多熟栽培。此時,縣農委組織了新型農民培訓班給農民傳授新的種植技術。在栽培管理上,採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供應良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栽培模式、統一收穫銷售,全部按照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要求,實現了標準化生產。馬店甘藍生產基地還被省農委授予省級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安徽省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進入二十一世紀,馬店蔬菜種植戶組織了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蔬菜種植協會。蔬菜經紀人在長期的蔬菜產業發展歷程中,又敏銳地捕捉到一條致富信息,種植黃心大白菜!黃心大白菜是加工韓國泡菜的重要原料,加工企業需求量很大,於是村兩委積極開拓市場,聯繫企業,簽訂種植契約,帶領農民種植黃心大白菜,並獲得了成功,每畝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現如今,馬店村已形成春提早、秋延後、夏遮陽、冬增溫的露地蔬菜與設施蔬菜相配套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實現了周年生產、周年供應,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專業村。

在蔬菜產業發展上,馬店村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每年都從省、市、縣聘請專家開展技術培訓,同時村里還引導農民成立了馬店天地蔬菜專業合作社、宏升蔬菜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組織,合作社還通過工商部門註冊了“馬店”牌蔬菜商標,積極為社員開展資金、技術、信息和銷售服務。特別是近年來,在黨的惠農政策指引下,馬店村為了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讓每家都有一個科技明白人,村兩委主動和縣農委聯繫,請來縣畜牧局、農機局、科技局、農技中心、菜籃子辦等單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在不同的季節,根據農民的意願,重點從種植、養殖實用技術、農業機械化、農業政策法規等方面對農民開展科技培訓。為了搞好新型農民培訓,村兩委認真制定培訓計畫,還把技術編印成科技明白卡,精心組織民眾參訓,每次舉辦培訓班時,村民就早早地來到會場,農業技術人員有時採取專題講座,有時採取一問一答式傳授技術,為了給農民直觀的技術還經常到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地進行講解,如今馬店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專業農民占全村人口的60%以上,有的還成為遠近聞名的“田秀才”,作為技術員被輸送到全縣其他鄉鎮指導蔬菜生產。通過連續多年的科技培訓,馬店農民基本上都掌握了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菜農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為蔬菜生產源源不斷地提供科技支撐。面對迅速發展壯大的蔬菜產業,為了解決農民銷售難的問題,延伸蔬菜產業鏈條,提高蔬菜產品附加值,村民侯金標、馬先鋒等六位農民採取合作入股的方式與江蘇興化碧瑩食品有限公司聯合興建了蒙城縣碧瑩蔬菜脫水廠,加工廠的興建為蔬菜產業化經營提供了保障。目前作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該廠正在發揮著蔬菜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規模化種植、品牌化銷售、工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模式,為馬店村蔬菜發展帶來了光明的前景,2008年馬店村被省農委確定為省級專業(蔬菜)示範村。

馬店村發展蔬菜、培養專業農民的成功經驗在蒙城縣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和推廣,近年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新型農民培訓為手段,積極培養新型專業農民,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目前全縣已有莊周辦事處馬店村、樂土鎮耿廟村、馬集鎮馬廟村、小澗鎮渡口村等四個村被授予省級專業示範村,

三、目前結果

馬店圍繞蔬菜產業發展,通過多年努力,目前一個主導產業明確、產業鏈條完善、標準化程度較高、經濟效益顯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我們面前。2008年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200多畝(含複種指數),初步形成以甘藍、大白菜為主,黃瓜、西芹、辣椒、番茄、毛豆等多品種生產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該村在發展蔬菜產業的歷程中,按照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實行全程監控,把源頭、控過程,每年都為市場和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安全優質的蔬菜產品。同時通過致富能手的帶動,合作社的輻射,加工廠的興建,為馬店村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今馬店蔬菜遠銷到蘇、浙、滬、冀、鄂、魯等省市市場,山東龍大集團、福建超大集團等一批知名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都把馬店蔬菜基地作為它們的原料供應基地,馬店蔬菜有的還通過龍頭企業的加工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馬店“牌蔬菜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品牌,每到蔬菜收穫季節,外地客商雲集馬店村,車來車往,紛至沓來,該村品牌農業初步形成。農民來自蔬菜產業收入顯著提高,據統計2008全村蔬菜產業為農民增收1500多萬元。

四、影響與社會反映

在發展一村一品的道路上,通過開展新型農民培訓,馬店村不僅蔬菜產業基地初具規模,蔬菜產品市場知名度得以迅速提升,銷售量和市場占有率逐年增加,農民收入逐年提高。每畝地一年兩茬或三茬蔬菜可為農民創收3000多元,2008年馬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多元,比全縣高出40.2%。一業興帶動百業旺。隨著蔬菜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當地勞務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蔬菜生產過程中,農民還根據規模種植大戶的需要,自發成立了蔬菜服務隊,幫助菜農整地、播種、定植、管理以及採收等。種植業的發展帶動了畜牧養殖規模的擴大,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在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20萬元。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馬店村“兩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積極興辦村集體公益事業,爭取“村村通”工程的實施,2008年全村修通穿莊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10公里,修復生產路16公里,新打機井50眼,為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馬店村的輻射帶動下,馬店天地蔬菜合作社、宏升蔬菜合作社及一大批蔬菜行銷經紀人還積極在雙澗、范集、樂土、籬笆等鄉鎮承包租賃土地4000多畝,大力發展蔬菜種植,並帶動當地農民種植蔬菜,增加農民收入。如今馬店村經濟發展了,產業壯大了,農民富裕了,但村兩委在成績面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了方便民眾,該村按照上級要求,認真開展了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全村各項事業呈現出和諧發展之勢。多年來從未發生刑事案件,計生、綜治等其他各項工作都在辦事處的前列。

五、思考與啟示

回顧和總結馬店村在發展一村一品、培養專業農民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看到:一靠黨的惠農強農政策扶持。馬店村蔬菜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黨的惠農強農政策的扶持,從西瓜種植,到發展甘藍、大白菜,從興建加工廠到成立合作社,每一步發展,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特別是近年來村兩委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選擇蔬菜生產為切入點,帶動全村乃至周邊村、鎮,形成了蔬菜規模生產新局面。二靠農業科學技術。省農科院土肥所的帶動,縣農業部門的支持,陽光工程培訓,新型農民培訓,都為馬店村主導產業的發展提供著科技支撐。同時致富能手、行銷經紀人的培養,合作社、加工廠成立和興建為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三靠規模發展。一項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規模生產,沒有規模生產,就沒有規模效益,就不能與市場形成穩定的供求關係,馬店村正是利用良好的區位條件,充分發揮傳統資源優勢,把產品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把商品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富裕了農民,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四靠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們可以看到馬店村採取“經紀人+農戶”、“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等靈活多樣產業化經營模式,在有限的耕地上開創了一村一品建設的新局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