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興[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2001年起就職於百花園雜誌社,任《小小說選刊》發行部主任。1995年創辦手抄報《我》(迄今已編印58期),2005年結集為《紙上讀我》。2007年2月出版散文集《書生活》。2012年6月出版《我曾經侍弄過一家書店》。

個人履歷

作家馬國興 作家馬國興

馬國興 :河南博愛人。生於1974年。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畢業於黃河科技大學,曾在鄭州三聯書店工作五年,2001年起就職於百花園雜誌社,任《小小說選刊》發行部主任。1995年創辦手抄報《我》(迄今已編印58期),2005年結集為《紙上讀我》。2007年2月出版散文集《書生活》。2012年6月出版《我曾經侍弄過一家書店》。

個人作品

散文作品代表作為《去故鄉,經由語言》、《封面是書,封底是生活》、《寄自童年,寄自故鄉》等,發表於《讀庫》、《天涯》、《北京文學》、《廣州文藝》等刊,並被《散文選刊》等刊選載,入選《當代散文精品》、《2005年網路寫作》等選本。

社會評價

曲 辰:馬國興的《書生活》,可以讀解為“一冊歲月”,其筆下的童年和故鄉,盡顯閱歷世事的感觸,在這裡,故鄉是自己過往歲月的一塊印記,是對韶光流逝感到悲憫時的一種懷念。也許是十餘年書刊業的歷練,即便品書,其也非就書論書,著眼點介於書與非書之間,或圖書市場或讀書生活或社會文化。

王奎山:馬國興的散文集《書生活》,是一本深情地描繪現實生活的書。讀國興的文章,於我而言,就好像是和一個來自家鄉的子弟,閒閒地聊一些家鄉的人和事,有味。“寄自童年,寄自故鄉”一輯,寫童年家鄉的人和事,引起我自己對童年和故鄉生活的回憶,讀來十分親切。《寫字》、《逝水》、《訓禽記》、《食春記》、《賣菜記》、《消逝的事物》等,都是精美的散文小品。我沒和國興交流過,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樣寫的。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自覺還是不自覺,我覺得國興已經進入到散文寫作的真境界——帶著感情去寫。

國興文章中的人物常常著墨不多,閒閒的幾筆,就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源蓋出於此。讀國興的文章,你常常會為讀到的句子而驚喜,心想,原來文章也可以這樣子寫。比如:“狗分明是院落的另一道門戶,貓則是一個流動的捕鼠夾子,牛呢,簡直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勞動力”;“母親誕生了你,你也同時誕生了母親”;“你笑笑,頗有禪意地答曰:心裡有,眼裡就有,心裡沒有,眼裡就沒有”;“六十多年前,蕭紅曾出此言,那是一種熱鬧里的荒涼,而如今,不過是荒涼里的熱鬧罷了”;“在地理意義上,呼蘭河是蕭紅的母親,而在人文意義上,蕭紅卻是呼蘭河的母親”;等等。我們都是直腸子的驢,有什麼話,上下嘴唇一吧嗒,就說出來了。而國興的心裡,有許許多多的彎彎繞,普普通通的文字經他的嘴說出來,就格外地令人回味無窮。實際上,這是國興的錦心繡口使然。

王 往:我常常想,文字是因為能夠言說喜悅之情而存在的,雖然它也訴說苦難,也記錄罪惡。而它的訴說和記錄的方式,本身也體現了文字的美。何況,它能夠表達自然之美人性之美,讓我們欣賞生活欣賞愛,在喜悅中參悟生命的諸多意義。我的朋友馬國興辦了一份手抄報,名曰《我》,刊登些文友通信、文壇信息兼發他之散文、隨筆。每期複印幾十份,寄贈文友。我看了有一二十期。前些日子,他將《我》37期寄來,上有其散文《逝水》,寫其故里之水塔,開頭一節里說:“老家的院子裡有一座水塔,和我同齡,生於1974年”。我目光停駐其上,久久不曾移開。對那個“生”字,品咂再三。喜悅如水,頃刻浸潤了我。一個字出來,就把心捧出來了。對故園水塔入骨的喜愛,深長的懷想,那么直接地切入生命里。讀完全文,返回又看,還是只有無言的喜悅。對作者而言,是寫水塔之美,對我而言,是對“表達”之愛。

後來,我將此文推薦給另一朋友,他看了說好,我又想將其薦給另一朋友,忽想起此人教過多年國小語文,有次將我的一首夏日小景中的“蟬聲燙了,蛙聲綠了“改為“蟬聲唱了,蛙聲響了”,讓我倒吸一口涼氣,就嚇得縮了回來:要是他將水塔“生於1974年”改為“建於1974年”,或是其他什麼“規範”用法,不是我把他罵死就是他把我氣暈。還是不給他看安全些。我猜想,作者妙手得來這一詞,也因了積聚太多的記憶的喜悅。一篇文章,若有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便是整體寫砸了,亦不忍丟棄。若是開頭便有好詞好句,不讀下去,就成了牽掛。好詞好句不是誰都能寫出的,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寫出來的,那些喜悅之情的言傳實在來之不易。

世界本來是繽紛的,凡俗的事務趕驢拉磨一樣讓我們不得安寧,繁雜的日子擾亂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錯過了太多的美太多的喜悅,這當然是無法逃脫的悲哀。但是,我們總有一些時間,是可以走得慢些,看得細些,發現一些令自己喜悅的事。若再把喜悅之情傳達給別人,與人分享,那么,你的發現則可以定格在世界的記憶中,你的喜悅便成了你生命的表情了。

陳 健:事實上,身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的馬國興本人便是一名勤懇有力的寫作者。作為一個知名文學雜誌的發行主任,營商有道的同時,亦不忘充實自己的精神家園。業餘翻閒書、看影碟、寫隨筆都是他的習慣,不少文章已收入各式文集。自1995年創辦的手抄報,名字就叫《我》,那些整齊的鋼筆字密密麻麻地寫在紙面之上,還帶有精心挑選的美術圖片。馬國興發行的方式是“代信寄去”,複印了若干份,寄贈親友,剛開始會收到若干回復,後來回復就漸漸沒有了,但《我》還是堅持了整整15年,也許是這個年代堅持最長久的“一個人的雜誌”之一。

《我》的誕生和持續成長,緣於馬國興一直以來的愛好。中學時,他便是《美術》、《新星文學報》等校園刊物的編輯,寫字看書是一直保持的習慣。1995年4月臨近大學畢業時,學習的壓力沒有了,他便想重新拾起辦報的愛好。目的是對生活經歷的梳理,期望自己由此得到提升,而讀者定位於親朋好友。1995年5月1日,《我》的創刊號正式面世。有了手抄報,馬國興漸漸疏於給親友寫信,只是在新一期報紙出來,以《我》代信寄去,如是十五年。他說:“到如今,《我》來到你的手上,就好像我去了遠方,重重地給你一捶:嘿,還活著吧?” 。事實上,雖然回信的朋友很少,報紙卻成了了解彼此、溝通彼此的無言工具,馬國興也很滿意這種淡然的狀態。歷經十五年,《我》出了58期,馬國興一直持順其自然的態度,有內容了才辦一期,也不強求每期都是兩面版,在這58期里,就有4期只是一面版,這種不趕工期卻堅持作為的結果就是,《我》一直保證著適當的質量和始終的趣味。

顏 橋:什麼是“內刊”?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直覺里大抵有“內部發行”的意思,通常指那些沒有正規刊號的“印刷物”。它們有各自的“發行”渠道,可以是一個讀書俱樂部——會刊是內刊里的一種類型,是書店服務增值的延伸,甚至就是“服務”的有機部分,隨著圖書市場的日益細化,會刊可以說是一個獨特的風向標,著眼於“風格讀者”的鞏固與開發,因此每一本會刊都努力找到一個理想的消費群體。

內刊沒有出版物那樣嚴格的出版機制,它們相對寬鬆,比如央視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創刊的內部刊物《空談》,從《東方時空》與《焦點訪談》各取一字,力戒虛誇,每期封面以“反道行之,座右為銘”正之,《空談》是新聞背後的“邊角料”,這樣的刊物正好填充了中國刊物的一個空白“地帶”,在圍牆的外面,這樣的地帶還尚待開發,這也是“內刊”存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內”是一個獨特的分水嶺。

大到一個企業,小到單個人,都可以是一本內刊的編者,我曾經收到一份自製印刷物《紙上讀我》,這是一位叫馬國興的朋友自製的手抄報,名字就叫《我》,那些清麗整齊的鋼筆字密密麻麻地寫在紙面之上,馬國興發行的方式是“代信寄去”,複印了若干份,寄贈親友,剛開始會收到若干回復,後來回復就漸漸沒有了,但《我》還是堅持了整整10年,這多少可算是“一個人的內刊”的註腳,那個“我”,既是私人性的宣示,也是歲月的祭奠。當然,“內”不一定導致私人化,但是“私人化”會成為一部分內刊的選擇,在國外的“創意市集”里,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發行的“私人刊物”很常見,內刊在這裡,是私人的名片,也是個性展示的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