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起源
要介紹香農號,必須先介紹一下俄國海軍的創新——海軍上將號(General Admiral)裝甲巡洋艦,堪稱裝甲巡洋艦的的先驅。
刺激英國裝甲巡洋艦登場的起因是19世紀70年代出現的俄國裝甲巡洋艦,因為俄國畢竟比較窮而且還有一支龐大的陸軍,無法象英國一樣擁有大量鐵甲艦。不過在爭霸方面俄國從來不認為自己應該落後,因此如何在比較有限的預算下實現更大的海軍戰鬥力,就成了擺在俄國海軍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事實證明海盜戰術和私掠船對於海洋國家的打擊非常之大。但是19世紀的海軍界仍然認為:贏得艦隊決戰,進而把敵手壓制在港口內不得機動,才是正經的致勝之道。因此要獲得更強的戰鬥力,必須使能夠參加艦隊決戰的艦隻數量最大化,對於英國來說當然就是鐵甲成群即可,俄國人則另闢蹊徑,讓原本以速度見長的巡洋艦也披上鐵甲。當然裝甲巡洋艦的這個鐵甲薄的多,但是巡洋艦和鐵甲艦的成本是有較大差距的,俄軍可以依靠數量對抗敵軍的質量。
這艘5031噸的巡洋艦裝備了巡洋艦上的首個全長裝甲帶,裝甲帶為鍛鐵材料鉚接於木製背板,水線以上高2英尺,水線下深5英尺,使得她的水線帶對開花彈基本免疫。6門8英寸(203mm)炮和兩門6英寸(152mm)炮使得她的火力相對於5000噸的噸位也非常強大。
由於英國巡洋艦原先的任務是護航、偵察、通報和顯示武力,都是屬於低烈度的任務,因此同時代英國巡洋艦,在防護和火力一下子就落後於俄國裝甲巡洋艦了。因為巡洋艦自身具有航海性能好,續航力較大的特點,如果俄國的裝甲巡洋艦被用於突擊遍布世界各大洋的英國航運,則護衛航運的英國巡洋艦將無一能夠與其單獨對抗。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皇家海軍對應建造的裝甲巡洋艦在火力、防護和速度上都務求至少與敵軍同類艦隻相當,甚至要求勝出,以求在商路的保衛戰中能夠一舉殲滅敵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為了反擊俄國的裝甲巡洋艦,1873年英國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也被送上了船台。
船型和裝甲
為了能夠在國外的海軍站服役,皇家海軍的巡洋艦必須具備較淺的吃水以適應各地深淺不一的港口,香農級的吃水只有6.78米,而同時期英國裝甲艦的吃水一般在8米左右。
同時香農級還被要求能夠與任何當時的鐵甲艦一搏,在機動性上則要求比較經濟,於是香農的排水量在設計中一路上升直到5600餘噸。
香農號的裝甲帶是覆蓋艦身全長,高9英尺的一條鍛鐵裝甲帶,厚度在船舯部厚8-9英寸(203-228mm),到尾部減薄為6英寸(152mm)。舷側的裝甲帶在首樓和尾樓處各有一個凹進,前部和後部的主炮就安裝在凹進處厚9英寸的裝甲後面,使得它可以向正前和正橫位置炮擊,顯然這是受了橫隊戰術的影響。從照片我們看不大清楚,不過從下面這個模型上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動力
香農號配備有三桅,服役改造後合計21500平方英尺的風帆,但是單憑風帆她雖然穩定和便於操控,但是航速太慢了。設計師另外給她配備的是一台類似火車機車的水平連桿往復式蒸汽機,單缸單軸,這在後來的大型艦船上是很不可靠的動力系統。但是在香農設計時,海軍部只允許給她裝最多280噸煤,這意味著蒸汽機只是在無風和戰鬥情況下才允許使用的寶貴動力。經濟性是巡洋艦的生命,這一點無可厚非,當然後來為了提高機動性,香農的載煤量還是翻了一番。
武備
由於前期裝備的後膛炮工藝問題沒有解決,皇家海軍又重新回到了前膛炮,而前膛炮無法造出很長的身管(在1870年,25倍口徑就是長身管了)因此要保證打穿俄國人的裝甲,必須給巡洋艦配備更大口徑的主炮。於是決定香農(Shannon)號上裝備1868年定型的Woolwich 10英寸15倍徑前裝線膛炮(重量18噸)MKII型。主要武器另外還有7門9英寸(228mm)14倍徑MK IV前裝線膛炮。以這樣的武備,香農仍然無法和同時代的鐵甲艦一較高低,同時由於重炮和鐵甲的拖累,其航速相對於巡洋艦也十分低下,甚至如果她遭遇到優勢的鐵甲艦,連能否順利脫離接觸都成問題。
下面的數據和圖都是倍徑和重量相同的MKI的,原來裝於瑟布魯斯號淺水重炮艦上的10英寸15倍徑MLR。
基本數據
排水量 5670噸
長×寬×吃水 79.25×16.46×6.78米
動力 常壓狀態3370馬力/航速 12.25節
續航力 無限 載煤正常狀態900噸
裝甲 水線裝甲帶厚152-228mm(全艦裝甲均為鍛鐵),高3.15米;裝甲甲板厚50-76.2mm木製背板厚254-330mm,裝甲盒前後隔堵厚203-228mm,裝甲甲板厚37-76mm,指揮塔厚228mm
火力 254mm/15倍前裝線膛炮×4×1,228mm/14倍前裝線膛炮×7×1,20磅後膛炮×6×1
乘員 452人
香農號 1873年8月開工 ,1877年9月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