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積寺[浙江省杭州市香積寺]

香積寺[浙江省杭州市香積寺]

香積寺始建於北宋年間(978年),原名興福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更名為香積寺。元朝末年被一場大火燒毀,後來又重建多次,但最終還是被災害毀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香積寺內建了兩座寶塔。1963年雙塔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8年東塔被毀,僅存西塔,2009年香積寺重建。

寺廟簡介

香積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舊名興福寺,後由宋真宗賜名“香積寺”。元末毀於戰火,它曾是大運河湖墅地區著名的寺廟。當年大運河上船隻往來繁忙,是杭嘉湖一帶佛教信徒從運河到靈隱、天竺朝山進香的必經地,在運河及杭州佛教界擁有很高地位。

香積寺舊址,位於拱墅區香積寺巷45號(運河邊富義倉遺址公園,轉到大兜弄里,往北大約200 米),現杭州盾牌鏈條廠廠內(已搬遷,寺廟於2009年重造),曾是通過運河進入杭州的第一座和離開杭州的最後一座寺廟。

香積寺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塔第三層東面塔檐下題有“慈雲”二字,其上款為“大清康熙癸已季春吉旦,弘法沙門實澄新建”。
原有東西兩塔,現僅存西塔,石質八面九層仿木構樓閣式,塔體逐層收分,除二層以上的欄桿用青石外,余皆為湖石構築,塔基須彌式,其上每層依次由平座、塔身、塔檐相疊而成,以塔剎收尾,剎頂用寶葫蘆、佛像或經文。檐下平身科為五踩雙翹,角科為七踩三翹。塔身每面中央雕門,兩側為浮雕。

建寺歷史

香積寺復建工程,建了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並根據原香積寺石塔,復建東塔。香積寺將是杭州運河新夜景主角,白塔要點亮,寺前廣場中間地面上的畫能發光,彩色圖案還會慢慢轉變。遊人、香客可坐水上巴士等水上交通工具,到香積寺碼頭(香積寺巷和大兜路交叉口)下船。路程兩分鐘,到達香積寺。

據《西湖遊覽志》和《武林梵志》記載,當年寺門前的大運河,每天千餘船隻往來交通,晚上燈燭通明,是杭嘉湖一帶信教民眾從運河到靈隱、天竺朝山進香的必經地。元朝末年,香積寺沒有逃過戰火的摧殘。明洪武四年重建。清康熙五十二年,在香積寺門前修建了東西兩座石塔。1963年雙塔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8年,門前雙塔中的東塔也被拆掉了,僅剩下西塔默默地標示著這裡曾經的輝煌。

2009年香積寺重建,其中大聖緊那羅王殿、鐘鼓樓採用銅來建造,更顯金碧輝煌。大聖緊那羅王菩薩殿占地面積435.78平方米,高14.69米,為二層重檐、抱廈式、歇山屋面仿古建築。鐘樓和鼓樓為三層建築,占地面積均為134.56平方米,高15.43 米。在其他一些大殿屋頂上,採用銅瓦,屋脊、欄桿等部位也做包銅處理,獨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在銅建築方面有著資深經驗的杭州“朱府銅藝”朱軍岷領銜完成杭州香積寺銅廟建設。在建造設計中採用創新材料,建築風格體現了杭州傳統寺廟建築的符號和元素,以銅的沉穩展現寺廟的莊嚴,以銅的光輝襯托佛殿的瑰麗,以再現“杭州運河第一香,湖墅市市井風情地”的繁榮勝景。

新香積寺,是一座銅式建築,做工精美,連屋檐下的椽頭釘上,都包了銅,上面一個寫意的“香”字。微微翹起的翼角,緩緩凹下的屋面,銅牆銅瓦,獨具氣勢,藍天和日之下,瑰麗並存莊重。當暮色降臨,夕陽的光輝照耀在銅殿之上,散發出柔和的光暈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氛圍。

寺廟特色

與其他寺廟不同,新香積寺主供大聖緊那羅王菩薩,是國內唯一供奉監齋菩薩的寺廟。緊那羅(Kinnara),意為“音樂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龍八部”之一,因其頭上長角又被稱為“人非人”。

既然供奉的是“監齋菩薩”,“素齋”自然是新香積寺的一大特色,遊人可從香積寺巷與運河交界處的“香積古埠”登岸禮佛、品齋,或由這裡登船遊覽運河美景。

相關佛教知識

大聖緊那羅王菩薩又名緊那羅(Kinnara),意為“音樂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龍八部”之一。

也是杭州人口中的“灶侍菩薩”。

因其頭上長角又被稱為“人非人”。此外緊那羅還有男女之分,男性長一馬頭,女性相貌端莊,聲音絕美。在中國佛教里,緊那羅曾化為少林寺香積廚火頭老和尚,持三尺撥火棍打退圍寺的紅巾軍。因之被少林寺尊為護法伽藍,又稱其為“監齋菩薩”。監齋菩薩像有三尊,分別為持法法身、護法法身、妙法法身。頭頂塑有發表上升的青煙,煙霧上有赤腳而立的觀音像,法身形象則袒胸赤腳,手握燒火棍,完完全全一副武林人物模樣。

交通信息

地址:大兜路香積寺巷1號
乘坐93、220路、321、847路至香積寺路口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