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揭秘
在原詞條的描述中,由於當時尚不清楚這種弓背蟻究竟是什麼,故採集人將其命名為“香斑弓背蟻”。目前已經弄清了這種弓背蟻的真相——截胸弓背蟻,這種弓背蟻原來是沃斯曼弓背蟻(Camponotus wasmanni)的一個亞種——沃斯曼弓背蟻截胸亞種(Camponotus wasmanni subsp.mutilarius),後來提升為種了。所以,原本的“香斑弓背蟻”這個名字已經毫無意義,蟻友自己取的名字終究不能取代學術界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沃斯曼弓背蟻(Camponotus wasmanni)的外觀與截胸弓背蟻非常接近,且沃斯曼弓背蟻也可以分泌出帶有特殊氣味的蟻酸,但沃斯曼弓背蟻的體色為純黑而並非像截胸弓背蟻帶有紅褐色斑點。
在《中國螞蟻》這本書里,由於當時只採集到了這種弓背蟻的小型工蟻,因此被誤認為是多刺蟻屬(Polyrhachis)的物種(在書中叫“擬弓刺蟻”)
形態特徵
工蟻體長6.5~12.0mm。頭與後腹部黑色,上顎、觸角、並腹胸和足褐黑色,並胸腹節和結節褐紅色,後腹部第一節背面兩側各有一不規則褐紅色淺斑。除上顎和並胸腹節斜面光亮外,體其餘部分刻點粗糙,缺少光澤,全身密布白色直立長毛,柔毛被豐富。上顎具7齒;唇基具中脊;觸角脊短,末端相互遠離;複眼橢圓形,不超出頭側緣。並腹胸背面圓形;前胸背板具2個伸向前方的肩齒;前-中胸背板縫和中-並胸腹節背板縫明顯;側面觀中-並胸腹節背板縫處凹陷;並胸腹節背板斜面凹入,與基面形成一角度。結節近圓球形,不具齒或刺,後面平。
蟻后體長約15.0~16.0mm。
生活習性
截胸弓背蟻分布於雲南,廣西等省份,土中營巢,常位於林邊,稀草地。成熟的大群落巢穴比較複雜,深度能達一米。喜歡在陰涼的環境,平時主要是由小型工蟻外出覓食,主要取食蜜露、樹漿或是小昆蟲屍體等。無尾刺,利用上顎、蟻酸捕食和防禦外敵。常見為單後制,也有部分成熟群落為多後制,成熟群落幾百隻。
人工飼養時候的餵食問題
人工飼養時經常遇到挑食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是所餵的東西不合口味、剛到貨還不適應,以及巢穴中幼蟲數目較少或者沒有。在幼蟲少,消耗情況不大的情況下,進食量自然少。這時可以通過往食物中加果汁和糖(飼養者亦可自行摸索)來改善口味。在沒有幼蟲(通常為剛到貨時)時候,保證營養供應即可,等到產卵後,幼蟲大量孵化時,食量就會逐漸增大,此時挑食的情況也會緩解,應當多補充點蛋白質(例如麵包蟲、櫻桃蟑螂、蝦肉等等)。在群落狀態尚未穩定的時候,儘量少用純冰糖飼喂,純冰糖(或者冰糖+液態甜食飼喂,由於冰糖相對液態甜食較甜,可以說非常甜,這將導致其對其他液態甜食的採食量減少)飼餵易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營養不良情況下幼蟲數目不足,仍然會出現食慾不佳的情況。
秒懂百科中的錯誤
在本詞條的秒懂百科中,出現了如下的錯誤
1.“香斑弓背蟻”的真實中文正名已經得出,在科普中應該使用正確的名字——截胸弓背蟻。
2.在8s-10s中,配圖使用錯誤,圖中的並不是截胸弓背蟻的工蟻,而應該是蟻后。
3.這點也是最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方,在視頻中描述各個部位的時候,一陣胡瞎亂指,例如把並胸腹節指到了前胸背板上,錯誤有好幾處,具體也不羅列出來了,這裡附上螞蟻結構示意圖,可以自己對照一下正確的部位。
希望百度在製作秒懂百科的視頻的時候,應當去認真核對一下,帶著科普的心態去製作。不要以為這是什麼部位就是什麼部位,想當然,自以為是,誤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