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簡介
首山共有4座山峰,為東北西南和自西向東走向,前3峰直接相連,其中第3峰,即峰巔有煙墩(烽火台,俗稱首山斗)的山峰,為首山主峰。由此向東,首山改變了走向,折向東去,東面的一峰,稱首山東峰。該峰東坡坡度較大,大部岩石裸露,至偏下處才生長些草木。此處有一幾乎是垂直的石崖,高約5米,南北長約20米,崖下有東西寬約15米的平台。古剎觀音閣便坐落在這個平台之上。
寺院簡介
首山觀音閣的寺院規模雖不太大,但其寺史內容還是豐富的,寺貌及寺周環境也還是較有特色的。
首山觀音閣後依峭壁石崖,下俯雲梯(人造石階)峻岭,峰巒聳秀、林壑幽美,四時佳景,環境極其清淨幽雅。觀音閣寺院建築精巧規整,上棟下宇,直攔橫檻,佛殿高凌,法相莊嚴,禪意頗濃。1928年出版的《遼陽縣誌》記載:“首山東坳佛殿一座,南廂禪房二間,碑六七座”。佛殿當為該寺大殿,內奉觀音菩薩。南廂房應系僧徒居室,房內亦供奉1丈多高的佛像,這是觀音閣的主要建築。特別是這座主佛殿更有特色。《遼陽古蹟軼聞》記載:“遼陽城西有三白,一為西關外廣佑寺院內之白塔,二為首山東面觀音閣之白佛殿,三為鎮寧寺之白山牆。”首山觀音閣的主佛殿當為該書所說的“白佛殿”。佛經上說,觀世音菩薩在“普度眾生”時,應機能做32種變化。許多佛寺中塑有“六面觀音”、“七面觀音”,乃至“三十三面觀音”(亦稱三十三身)。在觀音的32個變相中,有白衣觀音和白身觀音。白衣觀音為胎藏界觀音院中的一尊,她常著白衣,坐白蓮之中,右手持楊柳枝,左手托淨水瓶,降甘露。而白身觀音雖稱白身,但在曼陀羅(佛教用語,意譯為“壇”、“聚集”等,在中國和日本,將菩薩畫在錦上,亦稱“曼陀羅”)觀音院中卻著黃色衣服,而非白色。所以首山觀音閣白佛殿中的主佛像當為白衣觀音(白衣大士)。由於觀世音菩薩能“救苦救難”,所以僧人和信士弟子都非常尊崇她。當年觀音閣香菸繚繞,銀燭生輝。特別是每逢寺內佛事活動,更是香客和遊人聚集,熱鬧異常。
景點
首山觀音閣除了遼西三白的白佛殿之外,尚有數處景點亦令人一睹為快。在觀音閣後(另說分別在首山的三皇姑庵和首山的煙墩南坡上),有1株桃樹,傳說為妙莊王三女兒親手所栽,又非常神奇,故稱仙桃樹。該桃樹較矮,一說僅高一尺五六寸。每年樹上只結五六隻桃,果實碩大,甘甜馥香,沁人肺腑,桃核無皺紋,俗稱仙桃。尤為令人稱奇的是,這棵桃每年結實多寡,可驗遼陽境內年歲之豐歉,且每每應驗。該桃樹至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尚存活,至20世紀20年代末枯死。因為這棵桃樹特別神奇,所以也留傳著美好的神話傳說。一天,三皇姑和從首山里出來的金馬駒共同吃光了桃樹上的仙桃,然後三皇姑跨上了金馬駒,升天而去。
首山觀音閣摩崖題字,是目前觀音閣尚存的景點之一。前文已作了介紹,這裡再做些補充。摩崖,是一種石刻類文物,就是在天然石壁上刻文記事,一般稱為摩崖題字。觀音閣摩崖題字雖然不是重要的歷史文物,但字數較多,年代較久,涉及的事情較多,在我市不太多見。它不但能夠說明首山觀音閣是清代以前的建築,而且亦可作為首山上確有石刻類文物的佐證。史籍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在唐貞觀十九年(645)統唐軍東征高句麗時,曾在首山上駐蹕,並勒石紀功,還有首山堡分場村民曾目睹在首山東坳(松樹溝)的一石壁上鐫刻著“大襄山”三個字。“大襄山”可能是首山的一個別稱。很可惜,目前人們還未有發現這些歷史遺蹟。而首山觀音閣摩崖題字的發現,起碼說明首山上確實有摩崖石刻的存在。
在距首山觀音閣後面石崖邊的不遠處,有1條長約20米,寬1.5米,深約2米的南北向石頭溝,許多人以為它是日俄戰爭時俄軍挖掘的戰壕。其實不然,它並不是軍事工事,而是當年修建觀音閣時開鑿的排水溝,其作用就是分流從首山東峰流下來的雨水和消融的雪水,以防止山水直接衝擊觀音閣。原來,首山東峰山坡很陡,如不採取措施,山水將會給觀音閣造成很大的損害。為解決這一問題,先民們在修建觀音閣時,便採用了掘溝分水的辦法,讓山水從溝中流下山去,保護了觀音閣。這體現了先民們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