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學十論

內容介紹饒宗頤教授治學從藝七十餘載,在學術與藝術上會通南北,融貫中西,在文學、史學、哲學、藝術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由此形成了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的文化現象——“饒學”。 研究生時期曾師從隋唐史、西北史地大家岑仲勉師與社會史、婚姻史專家董家遵師在學術上有緣受到著名史學大家唐長孺先生、周良先生的栽培,又受到中山大學歷史學系陳寅恪先生、劉節先生等碩學的長年影響。 曾擔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歷史學組第三、四屆成員,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內容介紹

饒宗頤教授治學從藝七十餘載,在學術與藝術上會通南北,融貫中西,在文學、史學、哲學、藝術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由此形成了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的文化現象——“饒學”。本書即是“饒學”研究方面的精華之作,作者精心選取了饒宗頤治學的幾個突出之點,通過系統而又詳細的論述,凸顯了饒宗頤在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文學、書畫藝術以及哲學方面的成就和造詣,同時褒揚了饒宗頤豐富的精神思想與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紹

姜伯勤,1938年12月生,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生時期曾師從隋唐史、西北史地大家岑仲勉師與社會史、婚姻史專家董家遵師在學術上有緣受到著名史學大家唐長孺先生、周良先生的栽培,又受到中山大學歷史學系陳寅恪先生、劉節先生等碩學的長年影響。主要著作有:《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敦煌社會文書導論》、《敦煌吐魯番文書與絲綢之路》、《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石濂大汕與澳門禪史》、《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等。曾擔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歷史學組第三、四屆成員,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