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場坪發射

飛彈場坪發射

在預先設定的地面發射陣地上進行的飛彈發射。按發射方式,分為場坪熱發射和場坪冷發射。地面發射場坪和有關設施多採用預先構築或臨時構築。

在預先設定的地面發射陣地上進行的飛彈發射。按發射方式,分為場坪熱發射和場坪冷發射。地面發射場坪和有關設施多採用預先構築或臨時構築。發射場坪上設有飛彈發射點位和瞄準點位,並有良好的隱蔽和可通行道路。陸基戰役戰術飛彈和有機動能力的戰略飛彈,多採用有發射場坪的地面發射陣地進行發射。場坪發射便於組織實施,但容易暴露,防護能力差。

發射場坪偽裝

發射場坪是常規飛彈發射陣地的主要樣式之一,它是預先經過選定測量並平整好的一塊場地,供飛彈發射的場所。發射場坪是重要軍事目標,平時是偵察的重點,戰時則是打擊的主要對象。在現代戰爭中,發現即意味著摧毀。為了“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必須搞好場坪的偽裝, 提高飛彈發射前的生存能力,確保常規飛彈部隊的戰鬥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特別是高新技術在偵察監視領域的運用 ,使偵察監視的技術水平和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現代偵察裝備不但被部署在地面 、海上 、水下 、空中 ,而且還部署在太空;探測方式不但有可見光的 , 還有微波、紅外、雷射和聲學等。利用這些高性能的偵察監視系統可進行全天時、全天候 、寬頻譜、大空域甚至是覆蓋全球的偵察與監視,從而在戰時和和平時期都可迅速、準確 、全面的掌握對方情況。平時,對我場坪構成威脅的主要是敵方的衛星偵察,戰時還要考慮敵航空偵察和地面偵察。只有正確估計對方的偵察手段和能力 ,並以此實施偽裝,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天然偽裝就是充分利用地形、地物、能見度不良的天候條件( 霧 、雨 、風 、雪等)來隱蔽目標或降低目標的顯著性。天然偽裝主要用於對付光學偵察,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對付紅外偵察、雷射偵察和雷達偵察。其主要原理在於:可見光、紅外線、雷射、微波是沿直線傳播的,陡峭的崖壁、高山、谷地、土壩、溝渠、森林等地形、地物都可造成傳播死角 ,從而使目標得到較好隱蔽。雨、霧、雪等不良氣侯都能妨礙光學偵察,暴雨、濃霧、大雪能減縮紅外偵察、雷射偵察和雷達偵察的探測距離。實施天然偽裝時,應做到保持背景外表不發生任何破壞或不合理的改變,使目標在探測器中形成的斑點與背景的總體斑點圖案吻合。

迷彩偽裝是根據發射場坪背景斑點分布情況和光譜反射特徵利用現有偽裝塗料對場坪進行塗抹。目前使用的迷彩塗料主要有丙烯酸樹脂、聚氨脂、過氯乙烯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醇酸樹脂等等 。顏色單調的環境諸如沙漠、雪原、牧場、水網稻田等宜用單色或雙色迷彩 ; 背景斑駁的地方如熱帶森林、丘陵、山區等宜根據環境的不同而採用深淺顏色交錯配置、面積不同的三色或四色迷彩。

機動是對抗偵察監視的一種有效手段。目前各國偵察衛星的研製和使用雖嚴加保密,但衛星上天以後必須沿軌道運行,這是無法保密的。藉助觀測儀器能測定衛星的外形、結構、大小,據此判斷出衛星的種類、性能和用途。通過跟蹤觀測,可以得到衛星的軌道參數,從而精確地計算出衛星的過頂時間。當衛星經過場坪上空時,應停止工作,進行機動隱蔽,亦或進行錯誤的機動誤導敵人。

熱發射和冷發射

熱發射,也稱自力發射,是指飛彈靠自身的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離開發射裝置的發射方式。其基本過程是:將飛彈放置在發射台上,由發控系統點燃飛彈發動機裝藥產生高溫高壓氣體,形成向下的高速噴射流而產生向上的推力,當此推力超 過飛彈起飛重量和阻力時,飛彈飛離發射台。在此過程中,飛彈發動機產生的燃氣流由導流裝置排導。熱發射的主要優點:一是飛彈發射的動力由主發動機產生,也就是所謂 的直接點火發射,技術非常成熟,發射可靠性高;二是發射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但熱發射要排出大量高溫高壓的燃氣流,燃氣流核心區溫度一般可達100 ℃以上,不僅對發射台及導流裝置燒蝕嚴重,影響其使用壽命,且對周邊環境也有特殊要求,如應避免引起火災、灼傷人員等。此外,對處於封閉狀態下的飛彈(如地下井內的飛彈 ),採用熱發射時還需要解決排焰問題,因而往往使發射設施變得複雜並增加陣地建設的難度。

冷發射,也稱外力發射或彈射,是指依靠外力將飛彈彈出發射筒到達一定高度後,飛彈自身的發動機點火繼續飛行的發射方式。其基本過程是:首先點燃彈射動力裝置裝藥並使燃燒、冷卻後形成的大量燃氣一蒸汽混合物進入發射筒壓力腔蓄壓,當作用於飛彈底部尾罩 上的推力超過飛彈起飛重量時,飛彈起飛、加速並彈射出筒,至一定高度和速度時,發動機點火,飛彈以自身的動力作程式飛行。冷發射的主要優點:一是飛彈在發動機點火前便獲得了一定的初速度;二是飛彈裝在發射筒內,能改善貯存條件;三是不需考慮燃氣流對發射裝置的燒蝕、沖
刷問題和導流、排焰、燃氣流處理等問題,因而對發射設施及周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冷發射的缺點:一是必須具有發射筒,彈射動力裝置、承受並傳遞彈射力的尾罩以及防止彈射用氣體泄漏的密封裝置等構件,因而發射設施結構複雜、質量較大;二是飛彈被彈射出筒後還存在飛彈入水 (葉潛地飛彈而言) 、尾罩分離、發動機空中點火等動作,環節多,對可靠性要求更加嚴格。

飛彈場坪發射 飛彈場坪發射
飛彈場坪發射 飛彈場坪發射

無依託野外發射技術

美國和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展陸基洲際飛彈的無依託野外發射技術,這是指戰略飛彈發射車可在無路或泥濘、鬆軟土壤及沙漠等地區活動,在非預定地點發射。發射場不需要預先準備,發射車在機動過程中可隨時停車發射。這種發射技術有利於隱蔽待機,可在複雜地形或狹小場地實施快速發射。這需要解決飛彈系統的定位、定向和方位瞄準,使用一體化發射車,簡化保障設施,以及解決發射場坪承載問題。前蘇聯/俄羅斯先後發展了SS-20、SS-25和SS-27白楊M等數種型號的陸基機動彈道飛彈,均可在野外叢林、荒原等複雜地形上進行無依託野外發射。美國侏儒固體洲際彈也不需要預設發射陣地,可以在發射以前快速定位,隨時發射。

東風-31/31A飛彈起豎後,發射筒的底座直接坐於地面,水平度通過發射筒尾部的四位液壓支柱來調整,飛彈通過發射藥產生燃氣動力彈出發射筒,其幾十噸的後坐力通過底座完全傳遞到發射場坪的地面上,如果發射陣地的地面強度較低,容易導致飛彈發射姿態不穩,增大射擊誤差,甚至引發飛彈車傾覆,所以東風-31A飛彈沒有在野外鬆軟土壤地帶機動發射的能力。

要實現彈道飛彈野外隨機發射,必須使用的懸垂髮射筒和可延伸底座技術。在無準備陣地發射時,地面承壓能力較低,一般只有0.5兆帕以下,戰略飛彈多用冷發射方式,飛彈被彈出瞬間對地面的負荷很大,高達幾十至幾百噸,所以飛彈需要一個可延伸的底部,其主要目的是將發射後坐力均勻緩釋的傳遞到地面,由固定筒和滑動延伸筒組成,固定筒與發射筒相連,延伸筒由橡膠製成,套在固定筒上。飛彈起豎後,通過機構將延伸筒放到地面,飛彈發射後,在燃氣作用下,延伸筒膨脹變形(相當於汽車氣囊的原理,燃氣衝壓膨脹形成一個保護氣囊,來平衡飛彈發射帶來巨大衝擊力),飛彈發射的後坐力便通過延伸筒緩衝,逐漸釋放傳到地面,使發射車只承受很小一部分後坐力。同時延伸筒能隨地面的下陷變形而向下自適應延伸,保證後坐力不影響飛彈發射,從而能夠大幅降低對發射場坪的強度要求。這是野外機動發射的核心技術之一。

這種自適應發射技術也套用的我國火箭軍剛剛服役的新一代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上面,儘管這種飛彈還高度保密,但是個別網路圖片顯示,東風-41飛彈採用了16X16的重型一體化越野發射車,與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很相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