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信息
油畫名稱 | 飛奪瀘定橋 | 創作年份 | 1957年 |
油畫作者 | 劉國樞 | 油畫尺寸 | 180×133厘米 |
現藏場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 油畫材質 | 布上油畫 |
油畫背景
當勇士們接近橋頭時,喪心病狂的敵人突然點起沖天大火,企圖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但英勇無畏的紅軍戰士義無反顧,跳進火海,打退了守敵,勝利地奪占了大橋,攻克了瀘定城,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的道路,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勳。油畫《飛奪瀘定橋》,將紅軍勇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永遠定格在了奔騰咆哮的大渡河之上,鑲嵌於中國革命的史冊 。
油畫賞析
油畫《飛奪瀘定橋》表現了長征途中一場異常艱險的戰鬥。作者為了展現地勢的險惡,將鐵索橋置於畫面的上半部分,採用仰視的角度,來反映搶占橋頭的紅軍勇士的神采,同時突出河水的湍急以及兩岸的陡峭。其實這幅作品更像一幅有人物的歷史風景畫,作者在處理環境和戰爭氣氛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用筆用色概略奔放,渾濁的河水突出了“急”字,陡峭的山體突出了“險”字,火焰硝煙突出了“難”字。橫穿畫面的鐵索橋簡明突出,橋上英勇向前的勇士奪人眼目,他們一手緊拉鐵索,一手揮槍射擊的英姿,雖然體量上並不大,但卻形成了衝鋒的陣勢,有一股力掃千鈞的力量感。作者劉國樞介紹他曾乘車翻越二郎山到瀘定橋蒐集素材。面對瀘定橋實景,他聯想到22位勇士神勇無比的英姿,內心激動不已。通過親自觀察體會,留下的感受就更為深刻。
油畫現狀
2007年軍博設計處孫立新修復過此畫。現狀如下:1、畫面左側中部有一補丁,圓形,直徑約7厘米。2、畫面右下角有一補丁,條狀,長約19厘米。3、畫面右側中部有一小洞,直徑約0.8厘米。4、畫面左下角及右側中部共三處油彩開裂。5、畫面左上角、右下部各有一處油彩脫落。
油畫作者
劉國樞(1919—):重慶人。擅長油畫。曾任西南人民藝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講師、教授、系主任等職。在幾十年繪畫教學和油畫創作中,在油畫技法上更以一種本土性形象,展示出中國油畫的魅力。跳動、輕靈、隨意的筆觸,構成劉國樞油畫作品的獨特節律。作品有《紅軍到川北》、《飛奪瀘定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