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頰是口腔前庭的側壁,組成顏面的一部分。]

頰[頰是口腔前庭的側壁,組成顏面的一部分。]
頰[頰是口腔前庭的側壁,組成顏面的一部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頰是口腔前庭的側壁,組成顏面的一部分。有較大的彈性和延展性。頰外面被覆有皮膚,內面為不角化的口腔黏膜。

概述

正對上頜第二磨牙牙冠處,有腮腺管開口形成的黏膜乳頭。頰的肌層主要由頰肌形成。在頰肌外面有緻密的頰咽筋膜的頰部覆蓋。在筋膜外面及其與下頜支、咬肌的前方和內面之間,有較厚的脂肪塊,填充於此,使面頰外觀顯得豐滿,尤以嬰兒時期比較發達,稱為頰脂體。在嬰兒吸乳時,頰脂體有協助頰肌做吸吮活動的作用。在頰脂體的外面,還有附於真皮內的骨骼肌,如頸闊肌、顴肌和笑肌等。

頰部位於面部兩側,是口腔前庭的側壁。主要由皮膚、皮下脂肪、面部淺層表情肌、頰脂肪體、頰肌及黏膜等所構成,其中有頜外動脈、面前靜脈、面神經頰支及腮腺導管通過。在黏膜面頰肌之間有大量黏液腺和混合腺。

臨床解剖

頰癌

發生於頰黏膜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病率較高,男性多於女性,多為鱗狀細胞癌,少數為腺癌、惡性混合瘤和惡性黑色素瘤。白斑為常見的癌前病變或並存的病變。好發於與咬合線平面相對的後牙區附近頰黏膜,呈潰瘍型或外生型。開始生長比較緩慢,以後向頰肌浸潤,可穿過肌層及皮膚而破潰,也可累及上下頜牙齦或頜骨,向後可累及齶部及咽部。活檢確診後,應採用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晚期已侵及頜骨並伴頸淋巴轉移者,可作頰頜頸聯合根治術;手術造成的組織缺損可作同期手術修復,或待腫瘤控制後再行二期整復手術。

一般指原發於頰黏膜的癌為頰癌,90%以上來自口頰黏膜上皮,少數可來自頰黏膜下的小唾液腺。它為口腔癌中常見癌腫之一,發病高峰年齡在40~60歲,以男性為多,男女之比為1.72∶1。有年輕化趨勢。其致病因素主要與不良嗜好有關,局部刺激也是致病因素。病理類型主要是鱗癌。

臨床表現

1. 症狀部分患者由癌前病損或癌前狀態(白斑、扁平苔蘚)惡變而來。早期病變多表現為黏膜表面粗糙,但多因無痛而被忽視,病情發展向外可穿過頰肌及皮膚,引起頰部潰破,向後發展可導致張口困難。

2. 體徵頰黏膜外生或潰瘍型病灶,少數病灶周圍有白斑或扁平苔蘚存在,注意有無張口受限,有無累及牙齦和上下頜骨。仔細檢查頸、頜下頦下淋巴結有無腫大,位於後頰者加查耳前、腮腺區淋巴結。

輔助檢查

1. B超檢查了解淋巴結轉移情況。

2. CT或MRI檢查 了解病灶範圍,浸潤深度及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係,了解淋巴結轉移情況。

3. 活檢或細胞學塗片可明確診斷。

診斷

診斷一般不困難,但臨床上須注意的是如何判定癌前病變是否已發生惡變,活檢可協助早期診斷。

入院後處理

1. 手術治療 早期癌腫切除範圍應以頰肌為界包括頰肌在內的原發灶切除術,對中晚期頰癌無論頸淋巴結是否陽性均應行頰頜頸聯合根治術,頰部切除後缺損可同期修復。

2. 化療 可術前誘導化療以提高治癒率。

3. 放療 中晚期病例可術前外照射,再進行手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