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炎帝文

厲山頂上,千岩競秀;始祖殿前,禮樂和鳴。 荊山璧玉,妝我惟楚之懷;古都新韻,展斯雲夢之圖。 中原支點,彰先民之勵志;九省通衢,領西部以跨步。

作品內容

乾坤交泰,看華夏雲蒸霞蔚;陰陽既諧,感荊楚日渙風清。厲山頂上,千岩競秀;始祖殿前,禮樂和鳴。人共天地,同為三才,性靈覺醒,仰賴神農。龍裔拜祖,懷恩表敬;蛇年追遠,含芳朝宗。赤子整齊秩序,丹心竭獻畢誠。
遙想漫古滄桑,先聖播撒希望。田野茫茫,悉地種穀植蔬;我君烈烈,終止茹血逐荒。斫木棍為耒耜,增效耕墾;代皮毛以布帛,教民麻桑。黏土製陶,百工茲生;日中而市,商業濫觴。廣開衣食之淵源,啟發文明之曙光。斯人憔悴,憂勞甚矣;夫妻耕織,功德煌煌。刑政不用而天下治,倉廩不竭而興禮讓。皆本源於務實,遂萬古而流芳。
嘆夫大地厚重,承載以萬物熙熙;昊天行健,垂範以自強不息。渾沌初開,物產稀而頻患害;我祖不屈,率民眾以興好利。避霜寒而築牆宅,充腹腸而植橘梨。削竹彎弓,御禽獸而安樂居;嘗草作藥,遏疾病以康健體。雄魂穿越時空,傲骨凌然屹立。試看萬里長城,挺立的是炎黃脊樑;靜聽九曲江河,長存的是中華意志。汶川震中,精神光耀日月,時時常在;雅安災里,理想泛映星河,綿綿不已。
我祖仁愛,以和為本。察天時以授民,克諧自然;借地利而弗違,無相奪侵。援琴五弦,操八音之調和;牧槽六畜,守家園之溫馨。智慧不藏胸中,處事惟信;機巧不出四域,率土惟淳。懷其仁誠之志,絕乃紛爭之心。垂彼衣裳,領社稷以長治;罷此干戈,煥海內以清新。千年既往,未改和平之道;萬邦融洽,厭爾金革之音。以德報怨,禮尚往來,非我為弱為懦;枕鞍臥甲,保家衛國,待敵以嚴以陣。
若乃編鐘雄渾,唱響騰飛高音;江漢湯湯,不絕聖靈佑護。荊山璧玉,妝我惟楚之懷;古都新韻,展斯雲夢之圖。中原支點,彰先民之勵志;九省通衢,領西部以跨步。慕智明之前輩,傳發展之道路。創業風尚,席捲武當峻岭;創新潮流,浩蕩三峽水庫。自是炎帝餘澤,川岳同仰;而今飲水思源,終念先祖。
日東升兮涵紫氣,風徐起兮開祥煙。神農故里,千條玉燭;千湖大省,抱璞告虔。四月鶯飛,悉歌時泰;五洲揚帆,胥悅情聯。旅塵不染誠質,蒼天可鑑肝膽。思始祖之明德,蒞頌揚之大典。灑掃上潔,鳴鐘鼓而供香燁;和風播烈,展心芳以呈夙願。庶事用康,望韶年之麗景;精靈合契,期人神之通感:祈佑華夏錦繡,永保子孫康安。
謹以炎黃子孫之名,恭以表敬之禮,拜祀於厲山始祖神農炎帝像下

分段闡釋

第一段寫炎黃子孫畢恭畢敬準備尋根節開幕式暨拜祖大典。
第二段寫炎帝最大的貢獻在於奠定了農耕文明的基礎,為中華文明長時間領先世界做了鋪墊。同時炎帝首創農耕文化的實踐,也孕育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的精神。
第三段寫炎帝歷經磨難的實績,孕育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長河中。
第四段寫神農領導創造的原始“大同世界”,為華夏“以和為貴”的思想奠定了基礎。“以和為貴”但是也不畏強暴,亦有保衛家園的決心和勇氣。
第五段寫在炎帝精神的激勵下,近年來湖北省奮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戰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六段寫在拜祖大典祥瑞的氣氛中,全球炎黃子孫共同歌頌華夏人文始祖炎帝,祈福中國繁榮昌盛、祈福華人幸福安康。

作者簡介

薛剛,著名文化策劃人、詩人、辭賦作家,中國十大80後文化創意策劃人,被徐州市委組織部、團市委等聯合授予“徐州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應邀為國內多家單位做文化品牌與行銷管理策劃,多篇辭賦刻文立石,成為當地文化名片,創作新詩、辭賦等數百篇,詩文不求僻險,清新易懂,卻不失典雅,作品散見諸《光明日報》等,辭賦作品曾在北京、浙江、江蘇、安徽、澳門等地展出;文化界著名專家袁貴仁龔克昌汪國真等均予以其文好評;作為優秀創意策劃人受到國家教育部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袁貴仁同志親切接見;第三屆蘇港澳青年精英論壇江蘇青年精英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