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音譯詞(transliterated words),是以讀音相近的字翻譯外族語言而形成的單純詞,還有的是從外族(包括國外其他民族和國內少數民族)語言借來的詞。
來源
葡萄;苜蓿;石榴;琵琶;獅子;笳——漢代西域
和尚;閻羅;菩薩;伽藍;瑪瑙;茉莉——魏晉梵語
胡同;蘑菇;戈壁;驛站——元代蒙語
雷達;沙發;引擎;馬達;拷貝——十九世紀以後英語
蘇維埃;伏特加;布拉吉;喀秋莎;康拜因;布爾什維克——蘇聯十月以後俄語
哈達;薩其馬;烏魯木齊——國內少數民族語言
優點
音譯詞有方便記憶,易於識別的好處。
方式
音譯
由讀音相近的字翻譯而來。
例如:馬、崎嶇、橄欖、蝴蝶、咖啡、撲通、姥姥
由馬來文或英文翻譯成華文。
例如:Malaysia=馬來西亞、Singapore=新加坡、巴黎=Paris
音意兼譯
半音半意:
馬克思主義(Marxism)
愛克斯光(X-ray)
冰淇淋(ice cream)
音義雙關:
邏輯(logic)
幽默(humore)
繃帶(bandage)
俱樂部(club)
烏托邦(Utopia)
維他命(vitamin)
音譯加意譯
香檳酒(champagne)
沙丁魚(sardine)
法蘭絨(flannel)
卡片(card)
啤酒(beer)
拖拉機(tractor)
字母外來詞
X光(X-ray)
A超(A ultrsound)
BP機(beeper)
借形詞
幹部(cadre)
客觀(objective)
抽象(abstract)
消極(neg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