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歷程
1976.12--1980.12 河北省軍區通信站戰士1980.12--1983.05 河北省軍區通信站正排職幹部
1983.05--1986.12 河北省軍區通信站副連職幹部
1986.12--1987.04 河北省軍區首腦工程維護連連長
1987.04--1988.05 河北省軍區司令部通信處正連職參謀
1988.05--1989.06 河北省軍區自動化工作站副營職主任
1989.06--1990.08 河北省軍區後勤部軍械處副營職助理員
1990.08--1991.04 河北省軍區民兵裝備倉庫化驗室主任正營職
1991.04--1993.08 河北省軍區後勤部軍械處正營職助理員
1993.08--1998.10 河北省軍區司令部技術保障處副團職參謀
1998.10--河北陸軍預備役步兵師黨委委員、常委、裝備部長
有關介紹
(一)1998年深冬。在軍級裝備機關工作多年的韓群,帶著一紙裝備部長的命令,赴塞外某山城的預備役師走馬上任了。
三菱越野車在崎嶇的山路上緩緩行駛著,因路面積雪已被過往車輛壓實,非常光滑,司機格外小心!車窗外,一片冰天雪地的北國景象,凜冽的山風帶著哨聲吹過,颳起的雪霧打在車窗上時常檔住視線,而雨刮器被凍的不能使用,司機不得不經常停車擦去檔風玻璃上的積雪。韓群坐在車內兩手緊緊地抓著扶手,手心直冒汗;司機有時會主動提出來想休息一會兒。就這樣,504公里的路程行駛了13個半小時。
在距山城十多公里的一座公路收費站旁,副師長李樹祥和軍械科長紀永清在迎候著。韓群真的很感激他們,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他們等了韓群一個多小時。見面敬禮、握手、簡單寒暄後,他們帶路向師部繼續行進。
車直接開到了機關餐廳門口。一下車,幾名當時不認識後來非常熟的同志把韓群引到了二樓。在這裡見到了以政委賀月紅為首的幾名在位師領導,他們都沒吃晚飯,專門等著韓群的到來。大家熱情地見過面後,歡迎宴會就開始了。
領導們考慮韓群路上很疲勞,又都是自已人,沒灌韓群太多的酒。餐後,韓群被安排到招待所住宿。
第二天,李副師長給韓群介紹裝備工作的有關情況。聽完情況後,不啻在韓群頭上澆了一盆冷水。由於裝備部是新組建單位,除了從野戰部隊調撥過來的一些老舊裝備外,就只剩下韓群一個“光桿司令”了。
晚上,韓群躺在床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唉!人人都說當官好,當官的苦衷誰知道?到底應該怎么辦呀?是臨陣退縮還是迎難而上?”眼前嚴酷的現實,逼著韓群做出選擇。經過整夜的思考,多年軍旅磨礪的堅強性格和永不言敗的奮鬥精神,讓韓群從心底里發出了誓言:不辱使命!
第二天,踏著溜滑的雪路,迎著刺骨的寒風,韓群帶著原後勤部軍械科長紀永清一頭扎進了基層。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韓群走遍了全師所屬五個團的五十多個營連,對現有裝備的數量、技術性能、維護保養、存儲現狀等進行了詳細的摸底調查、登記造冊。同時,一個徹底改善現有武器裝備狀況、儘快提高遂行作戰任務中裝備保障能力的構想漸漸清晰並很快付諸實施了。
-----針對武器裝備多為野戰部隊換裝、技術性能差、維護保養困難的實際,韓群將壓在自己身上的裝備工作力進行了有效分解,依據有關裝備工作法規,制定了定人員、定裝備、定責任、定標準的《裝備管理責任制》,使裝備管理逐步走上了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帶領機關和直屬隊技術人員行程3000多公里,深入各部隊車炮場,對全師所有火炮、牽引車輛進行了技術檢查和中繼級修理,現場排除故障200多起;韓群想方設法,不辭辛苦,先後30餘次求助野戰部隊裝備部門、國防倉庫和軍工企業,按武器裝備配套標準配齊了價值50多萬元的備附屬檔案工具和隨炮工具設備,使大型裝備的配套率和完好率達到了100%。當時,這在全軍預備役部隊中是屈指可數的。
-----建成了集戰備、教育、會議等功能為一體的數位化程度很高的戰技勤務室;“三室兩庫”配齊了通用、軍械、車輛、工化等維修工具器材,並且達到了野戰化的要求。
-----多方協調籌措資金,使下屬各部隊都建起了符合技術要求的標準化車炮庫,配備了集FAC-200指紋門禁控制、DVR數字監控系統和黑光夜視系統為一體,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裝備倉庫全數字管理系統”,結束了裝備露天存放的歷史。
軍委總部和北京軍區以及全軍各部隊領導幾百人次曾到部隊視察指導工作,對裝備工作取得的成績讚不絕口。經常聽到的兩句話就是:“這簡直是個奇蹟!”“裝備管理水平比野戰部隊都強!”
(二)
“把現代高科技引入部隊裝備建設,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途徑。”“未來高技術戰爭關鍵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這是韓群任裝備部長的座右銘。作為師裝備建設的領頭人,韓群這個具有軍械工程學院軍械管理專業和西安政治學院法律專業雙料學士學位的老裝備,時時感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現代裝備管理水平和專業素質,1999年,韓群毅然決定開始攻讀軍械工程學院軍事學碩士學位。從此,學習幾乎占據了韓群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也幾乎成為韓群八小時以外的唯一活動。
四年多的時間,韓群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以超常的毅力,刻苦自學了二十多六課程,撰寫數十萬字的筆記,通過了國家組織的研究生外語資格考試,並取得了軍事學碩士學位,成為我軍歷史上首批軍事裝備學專業的軍事學碩士。
韓群結合實際撰寫的《著眼信息化戰場要求,提高預備役部隊裝備保障水平》、《對預備役部隊裝備保障體制創新的思考》、《著眼打贏需要,紮實做好科技練兵中的裝備保障》、《對登島作戰裝備勤務保障若干問題的思考》等20多篇有份量的學術文章,分別被《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裝備》等報刊發表,部分論文被《中國國防文庫》收錄。
韓群的學習精神深深感染著裝備部全體官兵,全部上下大興學習之風。短短几年,全師裝備部門幹部學歷層次有了一個大的飛躍,幹部綜合能力素質也有很大提升。裝備部門的每一名同志都成為了掌握信息化知識、能操作高技術裝備、會使用現代化手段保障的“複合型”人才。
(三)
為解決預備役部隊裝備落後、人才匱乏的“瓶頸”,韓群帶領機關人員不辭勞苦,跑駐地、進企業、訪院校,反覆考察論證,確立了依託當地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軍地通用裝備及科技人才密集的優勢開展裝備保障的新思路。
2001年,韓群著眼國防和軍隊跨越式發展對裝備尤其是高技術裝備提出的全新要求,提出了創立組建預備役高技術裝備保障大隊的構想。為此,韓群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嬴得支持,以河北省科學院、河北液晶發展公司、3302工廠雷達中心等13家科研單位為主體,成立了由雷達技術室、數控站、雷射技術室、飛彈套用站等機構組成的高技術裝備保障大隊,使一批博士、碩士、專家、教授走上了保障“打贏”的前台。
在訓練中,韓群指導部隊依託這個高技術群體,一方面利用現成的先進技術和新材料對現有裝備進行轉換、改造、移植、嫁接,努力挖掘現有武器裝備蘊含的高技術資源;另一方面,共同開發、研製了“空雷”、“黑光夜視監控系統”、“火炮通用炮膛擦拭機”等多項科技成果。其中一些成果科技含量達國內和國際一流水平。
2002年7月,預備役高炮部隊參加上級組織的實彈射擊比武競賽。由於預備役部隊的裝備老化、兵員素質參差不齊,比武中的裝備保障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韓群在師黨委會上主動請纓,親自領隊參加高炮實彈射擊的裝備保障工作。為給預備役部隊爭得榮譽,高標準完成實彈射擊保障任務,韓群上炮場、下車間不放過對火炮調試、保養的每一個細節,並對齊裝滿員的高炮部隊實施伴隨保障,遠程機動1000多公里。在韓群率領的裝備部全力保障下,預備役師高炮部隊比武競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在眾多野戰部隊和一線部隊參賽的情況下,首發命中,一舉擊落飛機拖靶,受到總部、北京軍區首長機關的高度評價和通報表彰,地方政府還專門召開了慶功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