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79.09——1983.07,山東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學生,獲學士學位。
1983.09——1986.07,西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研究生
1986.07——1989.05,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系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獲農學博士學位。
1989.05——1989.12,在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
1989.12——2001.03,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工作,歷任《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副總編、社長、副所長。
2001.03——2008.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2006.03—2007.01在中央黨校第22期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8.10——2010.1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2010.11——2014.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2014.10——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1990年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1995年晉升為研究員,1996年被聘為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1996年被任命為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1998年被評為中國社科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被評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科帶頭人。從1993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兼職
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第九屆、十屆全國青聯常委,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委員及專家組成員、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學術論文
韓俊:加大對淨調出省區的扶持力度——對全國6個糧食調出省區的調查與建議《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06月10日
韓俊:進一步深化我國農村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06月09日
韓俊:農村改革面臨的深層矛盾和突出問題《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05月06日
韓俊:加快建立普惠型的農村金融體系(下)《農村經濟管理》2009年第2期
韓俊:加快建立普惠型的農村金融體系(上)《農村經濟管理》2009年第2期
韓俊:擴大內需重點在農村六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放日報》2009年4月16日
韓俊:應對金融危機,促進農民增收《經濟日報》2009年03月17日
韓俊:重視勞動力新趨勢《新經濟導刊》2008年第12期
韓俊:農村改革求“多點突破”,土地及戶口政策成重點《瞭望新聞周刊》2009年第1期
沿海開放城市新農村建設的探索——南通市新農村建設調查《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05月19日
探索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機制——浙江省湖州市新農村建設調查《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05月26日
韓俊:30年農村改革——農業大國的復興之路《光明日報》2008年12月29日
韓俊:統籌城鄉最應該統籌的是公共服務《四川日報》2008年12月23日
韓俊:農民工返鄉帶來機遇《四川農村日報》2008年12月22日
韓俊:新土地政策被普遍誤讀了《中外管理》2008年第12期
學術論著
參加過黨中央、國務院一些檔案的起草工作。長期從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研究,合著《調查中國農村》、《中國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問題研究》、《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中國新農村建設調查》、《中國農民工戰略問題研究》、《我國食物生產能力與供求平衡戰略研究》等。
《二十一世紀初我國農村就業及剩餘勞動力利用問題研究》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委託課題,合著農業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鄧小平農業思想論》主編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年第1版
《農村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主筆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人口大國的農業增長》與陳吉元合著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第1版
《跨世紀的難題:中國農業勞動力轉移》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年第1版
《中國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理論、實踐、政策》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1994年第1版
工作示例
“我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城鎮化過程,城鎮化將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新引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日前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辦的“2013京都論壇——產業結構轉型與調整”上這樣說。在題為“新型城鎮化如何延伸”的演講中,他表示中國城鎮化要走自己獨特的道路,要處理好各種問題和挑戰,最終在改革中釋放新型城鎮化最大的內需潛力。
中國城鎮化要走自己的路
“農民工是成為一個總體穩定的群體,還是演變為一個流動不定的群體;是成為一個良性發展的群體,還是演變為一個沒有出路的群體;是成為一個共享發展成果的群體,還是演變為一個缺乏關愛、被邊緣化的群體,這是我們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解決好這個問題是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的一個重大考驗。”韓俊在演講中引用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民工發展政策研究報告中的一段論述。“大量的進城農民工雖然被統計為城鎮人口,但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沒有普遍地、均等地惠及農民工階層,這說明城鎮化是不協調的。”韓俊說。
除此之外,韓俊還提到了中國城鎮化過程中另外三個問題。分別為:土地的城鎮化大大快於人口城鎮化;城鎮化模式較為粗放;城鎮化的空間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我們過去的城鎮化偏重速度,而不是注重質量;城鎮化是典型的政府主導,而不是市場導向型;城鎮化是投資驅動,而不是消費驅動;城鎮化是粗放的,而不是集約緊湊型的;城鎮化是大城市主導,而不是均衡發展;城鎮化是城鄉二元分割型,而不是城鄉一體發展。正是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提出我們必須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韓俊說。
城鎮化是把雙刃劍
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八個字來描述新型城鎮化,即集約、智慧型、綠色和低碳。中央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科學規劃、城鄉統籌,促進產業發展、勞動就業和人口集聚相統一。韓俊認為,這些方面的要求可以比較全面地概括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內涵。“有的國家城鎮化健康順利推進,而有的國家不僅沒有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而走向高收入社會,而是長期陷於中等收入陷阱。城鎮化不是靈丹妙藥,而是把雙刃劍。過去粗放的、不協調的城鎮化模式難以為繼,不能盲目攀比城鎮化速度和水平。推進新型城鎮化就是要把提高城鎮化質量放在首位。”韓俊說。
第一,推進城鎮化要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密切結合起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實施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和低端裝備,積極鼓勵優勢企業對外擴張,加快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步伐。
第二,要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政策統一、就業服務共享、就業機會公平,提升就業質量。
第三,要把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定居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完成規模巨大的人口城鎮化,不能將城鎮化片面理解為發展大城市,也不能簡單化為遍地開花發展小城鎮,必須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要充分發揮小城鎮溝通城鄉、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獨特作用。“許多地區在高速城鎮化階段,出現城市對農村的過度剝奪、農村經濟凋敝、生產力要素過度外流等現象。要注重發展壯大縣級城市,積極培育中心鎮,對一批有條件的經濟發達鎮創新管理體制、擴大管理許可權、強化公共服務、增加發展活力,使其逐步發展成為人口集聚、產業集群的現代新型小城市,與現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優勢互補的空間格局。”韓俊說。“推進新型城鎮化,一定要實現產業發展、就業吸納和人口集聚相統一,這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城鎮化不是簡單地讓農村人口進城當市民。產業發展是城鎮化支撐,就業提供是城鎮化基礎。脫離產業發展和就業機會的創造,人為造城,片面追求人口城鎮化速度,一定會出問題。”韓俊說。
新型城鎮化既是發展問題,更是改革問題
韓俊認為,由於與城鎮化發展相關的土地制度、公共服務制度、戶籍制度和融資機制等改革滯後,城鎮化所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難以充分釋放出來。
韓俊認為,最重要的是戶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首先,戶籍制度涉及公民基本權利,既要鼓勵地方勇於創新,又需要從國家層面統籌考慮。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注重社會公平,突破城鄉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壘,逐步消除戶籍人口與非戶籍人口之間的一些不平等待遇,還原戶籍的人口登記功能,改革戶籍與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要健全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保障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創造居民自由遷徙的公平環境。
其次,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推進城鎮化繞不過去的一個難題。“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耕地保護難度很大,建設用地矛盾仍很突出,征地拆遷引發的社會矛盾凸顯。保資源、保發展、保權益這三個目標必須兼顧。土地管理制度必須轉型,政府要從集中於對土地的直接管理轉向更多集中於土地的用途管制與利用土地市場。”韓俊說。
韓俊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轉型的五個目標要求:即擴大農村土地擁有者的權利,確保農村和城市土地擁有者的權利一致;強制性徵地的規則和辦法需要予以重新檢定和修改,以確保補償充分,過程公平、公開;促進農地與城市土地更有效、更集約使用;探索徵收以市場價值為基礎的財產稅;增進國土部門與建設部門在規劃功能方面的協調。
“新型城鎮化既是發展問題,更是改革問題。必須始終堅持把改革創新貫穿新型城鎮化的各個環節,把挖掘城鎮化這一最大潛力與釋放改革這一最大紅利結合起來。如果今後二十年這篇大文章做好了,中國就有希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韓俊在最後說。
摺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中原經濟區建設要走出一條新路 2011年11月04日
建設中原經濟區是一項順勢而為的重大決策
韓俊說:“建設中原經濟區是一項順勢而為的重大決策。作為一個政策研究者,我認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在當前面臨著四個難得機遇。”
第一是產業轉移的機遇。目前沿海地區各種要素成本都在明顯提高,很多產業需要進行梯度轉移。河南各種要素具備,中原經濟區建設要搶抓這個機遇,加快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第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遇。河南要緊緊抓住國家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機遇,超前發展,尤其是在科技“產學研用”上一定要有超前意識。第三是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機遇。沒有城鎮化引領和支撐,一個地方的崛起是不可能的。河南城鎮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發展的空間很大。第四是勞動力供求關係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目前中國正在告別廉價勞動力時代。河南應大力提高勞動力素質,培養熟練技術工人,尤其是培養大批高階藍領。
中原經濟區建設要走出一條新路
有了大好機遇,韓俊認為,還要真抓實幹,把建設中原經濟區這一重大決策落到實處。
韓俊說:“相對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思路,中原經濟區建設應該走出一條有中原特色的新路子,就是工農齊步走,城鄉一體化,以人為本、注重民生。”
韓俊說,中原經濟區建設離不開新型工業化的主導作用,但新型工業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應該齊步走,在新型工業化推進的過程中,農業、糧食生產絕對不能削弱,只能加強。城鄉一體化就是要同步推進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統籌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就業管理等,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原經濟區建設從一開始就要樹立一個理念,在做大蛋糕的同時,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分好“蛋糕”,讓老百姓在收入、就業、社保等方面真正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實現平衡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
看到河南提出“新型農業現代化”,韓俊說,這是在全國第一個提出“新型”理念的省份。要打造“新型農業現代化”,河南必須在糧食以及農產品轉化加工上下工夫。要建立健全高效農業體系,發展精深糧食及農產品、畜產品加工業,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拉長產業鏈,嚴格把住安全質量關,努力把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河南已經擁有雙匯等很多知名食品品牌,小麥的精深加工在全國也處於領先地位。我相信,河南一定會做好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