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斯曼,F.
正文
奧地利哲學家,語言分析哲學的主要代表之一。早年受教於維也納大學,後任該校數學講師。納粹德國入侵奧國之後移居英國,先在劍橋大學,後來又轉到牛津大學任教。主要著作有:《數學思想引話》(1936)、《語言哲學原理》(1965)、《我的哲學觀》(1968)。韋斯曼在20~30年代是維也納學派的成員,也是分析哲學的創始人L.維根斯坦的追隨者和學說的闡述者。他的哲學思想與維根斯坦相似,早期強調邏輯分析的重要性,後來轉而把語言分析當作更富成效的哲學方法。在牛津大學時,韋斯曼對邏輯實證主義的兩個基本信條,即證實原則和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嚴格區分提出了批評。他認為,大多數經驗概念帶有開放的特徵,所以大多數經驗命題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證實。他同W.V.O.奎因一樣,也認為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邊緣情況。例如“我用眼睛看東西”這個命題,就既有理由作為分析命題,也有理由作為綜合命題。他還提出“語言層次”概念,認為只有屬於同一語言層次的命題之間才可能存在邏輯關係,因而也只有這類命題可以得到證明或否證,而屬於不同語言層次的命題之間邏輯關係就鬆散得多,談不上互相矛盾,因而也就不能得到證明或否證。在他看來,“真”、“有意義”、“矛盾”、“可證實性”等詞,在數學命題、自然律或感覺觀察這些不同的語言層次中,都各有其不同的意義。
韋斯曼的哲學觀比維根斯坦和日常語言哲學的其他代表人物寬泛得多。他認為,哲學並不只是“語言批判”;哲學批判的目的在於消除並超越一切偏見,不管它們來自語言還是其他什麼地方;哲學的要旨在於獲得深刻的洞見,而不限於描述困惑和揭示假問題;哲學論證的目的是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以新眼光去看事物,並在消除誤解之後以更深遠的觀點去觀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