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靳月英(1923年—),女,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黃洞鄉魚泉村人,中共黨員,系馮清海烈士遺孀。丈夫犧牲時,年僅24歲,她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丈夫的遺志,五十年如一日,努力為黨工作,歷任村婦聯主任、副大隊長、副社長、副鄉長和村黨支部委員
。
人物生平
1959年和1984年,她先後兩次到北京參加全國“雙擁”先代會和烈軍屬、殘退轉業軍人社會主義建設積代會,曾受過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王震、李先念、楊得志等同志的接見。1992年再次被評為“容聲杯”全國擁軍模範。1984年被省政府及武漢軍區授予“模範烈屬”稱號。1987年被省教委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個人。1992年被省綠化委、林業廳、婦聯授予“三八綠色獎章”,各級報紙、電台多有報導。她曾為解放軍戰士做鞋墊3500雙,幫助本村6戶軍屬脫貧致富。1988年以來,她帶領人節衣縮食,自買樹苗,在荒山植樹,營造“八一”紀念林一片,現有側柏,現有側伯6000餘棵
。1959年、1984年、1999年、2000年,靳奶奶曾先後四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擁軍模範代表、全國綠化先進人物受到中央領導人親切接見。曾獲得政府獎勵表彰100多次,榮獲國家級榮譽稱號5個、省級榮譽稱號16個,被譽為共產黨員的楷模。
相關故事
在淇縣奪豐水庫上游,有一個依山傍水的魚泉村。這裡,傳頌著一位老黨員靳月英的動人故事。
"不能忘記我是個共產黨員"
靳月英同志,自從45年前丈夫馮清海在解放戰爭中光榮犧牲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過了一段漫長的艱苦而又平凡、壯麗的里程。馮清海犧牲那年,靳月英同志年僅24歲,兒子還不到一周歲。當時,她悲痛萬分。組織上的安慰,鄰里的關心,使她明白了打敵人求解放必然會流血犧牲的道理。她化悲痛為力量,掩埋了親人的遺體,擦乾眼淚,決心繼承丈夫的遺願,把烈士的孩子撫養成人,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事業。
土改時,靳月英同志投身於剿匪反霸鬥爭,走村穿戶,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在黨的培養教育下,她迅速成長起來,於1956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四十多年來她歷任村聯副主任、副大隊長、副鄉長和村黨支部委員。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歲月,還是在建設四化的和平時期,靳月英同志都懷著對黨的一顆赤誠之心,一個心眼撲在工作上。
靳月英很少顧及自己和孩子,工作生產忙時,她就把孩子鎖在家裡或委託鄰居照管,從不因孩子的事耽誤村裡的生產和工作。她患有心臟病,但從不當回事兒,堅持和社員門一道開山劈石,壘砌梯田。在工作中,她不怕苦,不怕累,身先士卒,出工常常走在最前頭,收工走在最後,白天勞累一天,晚上還要作民眾的思想工作,為改變山區的面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她的事跡被編成戲劇、故事,在民眾中演出和廣為宣傳。
靳月英的榮譽多了,但她想得更深了,看得更遠了。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久,靳月英從村幹部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她想:"我年紀大了,不能帶領大家去治山治水了。但我不能忘記我是個黨員呀,我還要為山區的建設、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一份貢獻。"
"咋能看著別人有困難不管"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靳月英在職時愛家鄉、愛人民,離職後仍時把民眾的冷暖疾苦掛在心上。
1985年春節快到了,靳月英準備了白菜、粉條、點心,又拿出孩子給她買衣服的錢,去看望村裡的五保戶。孫子、孫女們有點想不通,她就耐心地說:"我那年,你爺爺就為革命獻出了生命,他為了什麼?還不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你奶奶是共產黨員,咋能光顧自己,看著別人有困難不管!"孫子、孫女們被她說服了,也和奶奶一起去慰問五保戶。五保老人邢閻氏感動地說:"您年年來看我這孤老婆子,要不是黨和大夥照顧我,恐怕我咋也不會有今天!"
魚泉村地處深山區,民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人想富無出路,靳月英就從當地實際出發,引導扶植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她用政府發給她的定補金和買掉的壽木板的錢,買了小雞和豬娃,分別送給了幾個困難戶發展家庭養殖業。在靳月英的幫助下,這幾家走上了勤勞致富的路,有吃又有穿,有的還蓋起了新瓦房。
靳月英關心鄉鄰,更關心下一代的孩子們,她總是儘自己的力量,為學校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1984年秋天開始連續四年,靳月英堅持到數公里以外的山上割草。每年買草1000多斤,把錢買成筆記本、鉛筆、毛巾、茶缸等,分送給老師和學生。師生們感動地說:"每當我們看到這些東西,就想起靳大娘。"1987年9月靳月英被省教委、教育工會命名為:"尊師重教先進個人"。1989年,她割草捐資助學的事跡,被國家教委編入初級中學實驗課本《公民》一書中,全國各地的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靳月英同志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地打動,紛紛來信表示向靳奶奶表示慰問和崇高的敬意,決心好好學習,做四化接班人。四川省石柱縣石沱鎮中學九一(五)班張富洪同學來信說:"讀了您的事跡,我真正認識了人生,找準了人生的起點。"
"比起俺孩子他爹還差遠哩"
靳月英同志有一句口頭禪:"比起俺孩子他爹還差遠哩!"她總是用這句話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遇到困難,她用這句話要求自己,闖過了一道道難關;家庭生活緊張時,她用這句話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她像當年支前、擁軍那樣為國防建設貢獻著一腔執著的愛。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訊息傳到了魚泉村,靳月英坐不住了,她在家庭會上提出了給前線戰士做鞋墊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兒子馮高祥從供銷社買來50米白布,兒媳、孫女忙者剪裁、縫製,靳大娘更是忙裡忙外,很快縫製了327雙鞋墊,靳月英在給前線指戰員的信中說:我和兒媳、孫女們一起,給同志們做了些鞋墊送去,以表示我對黨和同志們的一點心意"。
靳月英同志既關心守衛邊疆的解放軍戰士,又對魚泉村的參軍入伍戰士和軍屬關心備至。魚泉村每年新兵入伍,她都把他們請到自己的家,吃上一頓飯,給點零花錢,並囑咐他們苦練殺敵本領,安心服役。戰士們在部隊取得成績,也都即使向靳大娘報喜。魚泉村有六戶軍屬,軍人楊小偏的父親身患癌症,靳月英帶上掛麵、點心、罐頭和現金多次登門看望,並鼓勵他戰勝疾病,克服困難,支持兒子在部隊安心服役。
"只想為黨多作些事情"
靳月英同志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她做出了常人往往難以做到的事情,她像春蠶一樣,默默地吐著絲;她像蠟燭一樣,靜靜地發著光。靳月英同志的事跡,一傳十,十傳百,漫漫的傳頌開了,幾年來,《河南日報》、《解放軍報》、《鶴壁日報》、河南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先後登載和播頌了她的事跡。自1984年以來,她還年年被縣、鄉黨委命名為優秀黨員和"三八紅旗手"。1990年"七一"前夕,黃洞鄉黨委號召全鄉黨員、幹部向靳月英同志學習,可她說:"我幹這些事太平淡了,我老了,乾什麼都不如當年了,只想為黨多做些事情,報答黨的培養和人民的關懷。"
1988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她想:"我今年已66歲了,能為黨和人民在乾點什麼?"想來想去,她決定帶領兒孫們建設一片"八一"紀念林獻給集體。"八一"這一天,祖孫三代冒雨上山,帶上兒子從外地購來的樹苗,刨坑的刨坑,栽樹的栽樹,當天種下側柏400棵,花椒100棵。幾年來,靳月英同志把縣、鄉、村三級組織上給的生活補助費大部都用於購買樹苗和植樹工具,而她自己卻不捨得添一件新衣服,買點營養品補補身子,一些民眾不解地說"你為什麼不不載成花椒樹,給你的子孫留點產業?偏要載成柏數獻給集體呢?"靳月英說:"我只願留下艱苦奮鬥的精神,留下一片綠蔭給子孫。"三年多來,她挖山造林不止,僅钁頭就用壞了六把,已載成活側柏六千多棵,綠油油的側柏已成片成林。這裡面凝結者靳月英同志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1990年冬天黃洞鄉通往縣城的山路要拓寬,各村的民工在路邊安營紮寨,支起鍋。年近古稀的靳月英被感動了,夜裡她在床上翻來復去睡不著覺,她想到不少民工來的匆忙而忘記帶蔬菜,他們能吃好飯嗎?她一骨碌下了床,到菜窖里拾了兩大筐蘿蔔和白菜,又一個一個洗乾淨。第二天一大早,靳月英就冒著風雪,挑著40多公斤的菜,送往二三公里遠的工地上。當溫坡村村長從靳大娘肩上接過沉甸甸的一擔菜時,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
路在深山一步步延伸,靳月英同志在思索著:路修好了後,路兩旁栽什麼樹好呢?她向植樹能手請教,向公路管理人員打聽,都說毛白楊好。於是一開春,她就購來楊樹苗,在自己家最好的二畝地上壓了五千棵樹苗。她高興地說:"人老了,能給山區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我的心就踏實了啦。
"
影視作品
基本信息
導演:王加賓
主演:趙小熠 靳月英
片長:90分鐘
對白語言: 漢語
上映時間:2009-09-27
國家/地區: 中國,內地
發行公司:溫州市先鋒影視文化藝術創作中心
劇情簡介
河南山區先進人物靳月英,60年前,她送丈夫參加八路,丈夫犧牲後她又成為支前模範。從1988年開始,她立志綠化荒山,20多年時間後,她綠化了近千畝荒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和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