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臨翔區忙畔街道,地處忙畔街道西邊,距忙畔街道所在地1公里,到辦事處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區4公里。東鄰高速公路,南鄰磚瓦廠,西鄰旗山小區,北鄰海乃村。轄田壩心1組、忙遠山1組、海乃1組等2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270戶,有鄉村人口5145人,其中農業人口5046人,勞動力380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770人。
全村國土面積15.58平方公里,海拔1440米,年平均氣溫17.70℃,年降水量 1,163.9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997.00 畝,全為水田,人均耕地0.39畝,林地10,345.00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06.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48.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二、三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97.00畝(全部為水田),人均耕地0.3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10,34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5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325.00畝,其中養殖面積 46.00畝,其他面積10,710.00畝。有茶園面積218畝,可採摘面積為218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電視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19戶通自來水,有751戶飲用井水,有75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9%)。有1270戶通電,有115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5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91%和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80戶(分別占總數的74%和38%)。
該村到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沙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63輛,機車54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997.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99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9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6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54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通路燈。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6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06.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5.30萬元,占總收入的23%;畜牧業收入640.90萬元,占總收入的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275頭,肉牛61頭);漁業收入158.4萬元,占總收入的7.9%;林業收入12.70萬元,占總收入的0.6%;第二、三產業收入681萬元,占總收入的34%;工資性收入282.40萬元,占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3448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2.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300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130人,到省外務工17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殖、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區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養殖產業。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36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70戶,共鄉村人口5145人,其中男性2633人,女性2512人。其中農業人口5046人,勞動力3802人。該村以漢族主,是傣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傣族805人,拉祜族115人,其他民族385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40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9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街道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5人,該村距離街道衛生院2公里。該村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101.00平方米,擁有教師51人,在校學生410人,距離青華中學0.1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05人,其中小學生410人,中學生195人。
全村有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8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4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32.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9.5萬元,有固定資產5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 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務公開、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41人,少數民族黨員29人,其中男黨員114人、女黨員 27人。
村委會由支書、副主任、主任助理組成,下設29個村民小組。
有團員38人。
該村有婦女組織1個,有治安聯防組織1個。
人文地理
青華屬半壩區,東至祥臨路、南至磚瓦廠、西至旗山中段、北至海乃村,轄海乃、南乃、忙崗、忙半、那招、半弄寨、上寨、大寨、碑掌、田壩心、忙允山11個自然村。漢族、傣族雜居。地勢東低西高,青華大溝穿境而過,是全村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水利設施。境內有青華中學、戒毒所、青華佛寺等學校和單位。
該村組建了青華文體協會、青華國小文藝隊、青華中學文藝隊、青華象腳鼓隊。
新農村經濟
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前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00元,建設後為3104元;每人有基本農田0.39畝;每人有經濟林果0.05畝;有安居房1091院;有科技明白人1270個。有以沼氣為主的潔淨能源265個;有進村硬板路7條;有新農村理事會11個;村級建有發展規劃1個;發展產業規劃1個;村容村貌整治規劃1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資金不足,技術力量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發展茶葉、泡核桃、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為主,望給予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