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點擊量三千多萬,讀者留言一萬餘條,詳細記錄了作者的創作過程和讀者的真實感受,後因近百家網站予以轉載被迫中斷刊發。小說先後榮登網易讀書原創首頁、新浪讀書首頁、鳳凰原創首頁,並創造了百度貼吧首頁《熱門直播》日點擊523萬的最高紀錄。
小說於2012年4月底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字數約32萬字,另書中收集網路讀者留言兩萬字。該小說已由哈爾濱人民廣播電台錄製完畢,由著名演播藝術家岳峰、文佳播講。與小說同名的三十二集電視劇本也已完成。5月12日,在故事的發源地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瓦房學校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和對瓦房國小的捐助活動,並得到了各電視、網路、地面媒體的關注。
內容簡介
1977年初春,肇源縣瓦房學校8年級的學生們被告知,他們的“水平”已經超過了現有的本校老師,校長告訴家長,要想讓孩子有出息,就必須轉學。在校長和家長們一籌莫展之時,從哈爾濱來個插隊的方老師。漂亮的小方老師只比學生大3、4歲,在第一堂課就被大樓的胡鬧給攪得當場終止。吵鬧的過程中,大樓的同桌三胖子搞惡作劇使大樓頭部受傷。經常打架的大樓砸了三胖子家窗子上的唯一一塊玻璃,這使脾氣暴躁的三胖子的爸爸隋大虎很是惱火,揚言要“收拾”大樓。
方老師決定從最差生抓起,她認為如果大樓成績提高了,那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一定也能得到提高。正在方老師和大樓交談的時候,隋大虎拿著杈子氣匆匆地進來,方老師不顧一切地保護了大樓。
班級學習最好的女生叫烏日娜,綽號“小蒙古”,她對大樓很關心,一直認為他能學習好,暗地主動幫助他,但大樓面對班級的風言風語,卻與她保持距離。
小蒙古的哥哥二牤子遊手好閒,酒後欲非禮方老師,受到大樓的阻止。驚魂落魄的方老師抱住大樓哭了起來,這使大樓不知所措。
以後二牤子等人不斷到校騷擾,他與方老師和大樓結怨。小蒙古關鍵時刻憤怒制止了他哥的行為。
方老師的位置一直被一個水平很一般的劉老師所惦記,他想方設法想取代方老師,卻遭到了和方老師已建立信任的學生們的極力反對。於是有關方老師傳言甚至是誣陷接踵而來。
二牤子因為騷擾方老師被公社派出所拘留,和劉老師有親屬關係的辦案人員授意二牤子咬定是方老師勾引貧下中農,之後放回二牤子,而將方老師帶走。這遭致學生們和家長的不滿。隋大虎跑著趕車20多里,拉著學生去公社,學生們脫下衣服連在一起寫上標語:“還我方老師”,場面感人,使方老師得救。方老師回來後,但針對她的誣陷不但沒有停止,而且在不斷升級,無助的她選擇跳河,被大樓和社員們救起。人們紛紛譴責二牤子和幕後小人。二牤子立志改邪歸正。在學校年久失修的教室要倒塌的關鍵時刻,二牤子為救方老師和同學致殘。
方老師與她的學生們一起參加高考,學生們陸續接到了錄取通知書,只是方老師的通知書遲遲不到,其中小蒙古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央民族學院。在縣裡給小蒙古送喜報的時候,方老師才得知小蒙古已被家人換親去了大草原,憤怒的方老師願以自己嫁給二牤子換回小蒙古……漫天飛雪,方老師與焦大樓踏上了尋找小蒙古的征程……
章節目錄
1. 老師不會了
2. 混混兒騷擾方老師
3. 碾坊不僅僅是碾米的地方
4. 選班長最多得三票
5. 送出的雞蛋轉回來
6. 撤梯子
7. 為救方老師我險闖大禍
8. 那一夜
9. 一篇作文:我認識的爹很多
10. 篝火晚會
11. 方老師被替換
12. 草原騎車
13. 罷課
14. 公安抓走方老師
15. 還我方老師
16. 方老師跳河
17. 交學費
18. 家長宴請方老師
19. 麥收
20. 提親風波
21. 偷瓜
22. 新軍褲
23. 看電影
24. 下飯館沒帶錢
25. 校舍倒塌
26. 二牤子住院
27. 成長
28. 好心人走了
29. 小辣椒回村
30. 找到了寄錢人
31. 偏得的高考
32. 飄起的軍大衣
33. 親情抉擇
34. 尾聲
小說特點
這部小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震撼感人,人物性格鮮明,節奏感強,環環相扣,衝突大,語言幽默,文風樸實,極易與讀者產生共鳴。且採用電視小說寫作手法,畫面感強,給讀者以廣泛的想像空間,開闢了小說寫作的新方式。由於小說的背景是知青時代末期,同時小說的主題人物又是青年人,網路刊載表明,深受中老年朋友的歡迎,同時又深得青年朋友的關注。
作者簡介
焦彥章,男,籍貫黑龍江省肇源縣,1962年生人。畢業於黑龍江財政專科學校,在黑龍江省審計廳做過10年秘書,後鑽進海里。起起伏伏但樂此不疲,當過人大代表,被評為1997年度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電視劇《小興安嶺深處》(原《林海長歌》)編劇之一。
書籍評論
因為我本身是寫作者,平時就很關注暢銷書,無論是網路暢銷小說還是紙質暢銷小說,喜歡問個為什麼,感覺答案多選。無論是題材形式的,還是行銷手段的,都有奇招。但是,只要是真正在讀者中間暢銷的精品,一定是那種接地氣的小說。說得更白一點,那些文字一定是從作者的內心,走向讀者的內心。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點子可選擇。
《青穀子》就是實證。
《青穀子》的出世很有戲劇性。他的作者焦彥章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文學愛好者,“60後”,以年齡和事業論,是社會中堅,但絕非時尚寵兒,不大具備網路走紅的特徵。起初寫《青穀子》完全是玩態,所以,並不是構思周全下的沉靜寫作。但他熱情很高,每天以5000字的篇幅做井噴之勢,並一直堅持28天。這個狀況明眼人一看就是不專業的,專業作家不大用這個法子進行創作,這是玩刺激和風險。但往往激情也就在風險之間激盪。他起初並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果,和很多業餘作者一樣,他經過多年的歷練之後,有自己的事業和人生經驗,已經把寫作放在純屬精神追求的位置上了,就像普通人建立一個部落格,寫日誌,全身放鬆,自我娛樂。但顯然不同的是,焦彥章到底曾經是個文學青年,曾經主動接受過的訓練,使他自覺不自覺地選擇了自己身後那片又黑又厚的土地,孕育純情故事、純良人物的土地。連作者本人也不曾預料的是,他是被讀者逼迫著欲罷不能地走向文學的成功之路。
《青穀子》最初是以網路連載的方式登場的,第一帖貼在哈爾濱貼吧上。在他陸續創作和貼出全書的三分之一時,僅哈爾濱貼吧的點擊量就近300萬,讀者留言一萬多條。在他沒有更新而專心寫作的日子裡,性急的讀者竟然留言放下狠話“罵”他督促他快點更新。更有熱心讀者在通讀了《青穀子》之後,去故事發生地去尋訪回味當年那些動人的故事和人物,“捎帶”做了很多善事,例如為瓦房學校捐電腦、書籍和物品。小說已經正式出版,但是讀者仍以16個QQ群的形式凝聚在一起,表達自己對小說的喜愛,同時發展這種喜愛,做著各種有益於故事發生地淳樸人民的事情。同時,小說被鳳凰網、新浪網、騰訊網、搜狐網推薦首頁。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正在編劇之中,同名廣播劇已由哈爾濱廣播電台錄製完畢……
我覺得這是個奇觀,很難有小說達到讓讀者如此如醉如痴的效果。在當今文學不斷邊緣化、不斷被冷落、越來越尷尬的時候,總有一些小說異軍突起,創造奇蹟。
《青穀子》就是這樣的小說,它熱起來了,說明了什麼呢?我通讀之後,一句話,接地氣。分解說,一是吸引人,二是純。
這其實是讀者共識(受到熱捧的小說,都不是很有個性的,共識多些)。所謂吸引人,是小說人物形象鮮活,人物命運曲折,用《章回小說》執行主編李鳳臣的話說,“比我讀過的同類作品更為清純、質樸,所折射的時代影像更加深沉、厚重。”所謂純,是因為他描寫了純潔的愛、純良的人和人的關係、淳樸的鄉間道德,仍用李鳳臣的話說,“如山間流出的小溪,田野間彌散泥土芬芳的青苗。”原生態的美感。其間沒有善惡大的審判,因為故事中的人和事都不涉及大的惡,無原罪。很多讀者把這些純粹的美歸於時間和時代上的判斷,早有人把純情年代設定為上世紀50年代,並延伸至六七十年代。《青穀子》的時代背景恰在其中,發生在70年代末期。正因為這個,《青穀子》似乎是懷舊的、呼喚的,懷念純情年代,呼喚純情時代。可是,我在《青穀子》中找到了另一個答案。在我看來,那個時代的純,不在於時間和時代的優勢,而在於人心靈上的優勢。《青穀子》抒寫的良善之地和良善的普通人,所有純粹故事的發生都有一個厚重的基礎,那就是人們所恪守的“公序良俗”。顯然,那時候的法律和公共秩序尚不健全,但在鄉村,有自己的法則,淳樸的村民為維護共同利益所遵循的善良風俗,成為他們做人處事的依據。當然他們有非常豐富的“小我”,表現為絕對的自私自利。但是,總能在善良風俗之中得到調和,而使那些“小我”和自私自利得到有效的約束。這是最令我動情的所在,讓我看到了中國老百姓天賦善良的質地,這就是希望啊!我想,所謂呼喚純情時代,不如重振“公序良俗”的理念。也正是對“公序良俗”的熱切期盼,才使得這個無技法可言的《青穀子》,蘊藉了文學的高品質和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青穀子》接地氣,從民間走來,從黑土中發芽、蓬勃。它還有一個令人感動的點——小說的序也來自泥土之中,是由故事發生地黑龍江省肇源縣瓦房村原村主任李萬口授整理的。據我揣測,老村長為小說作序,有可能是中國當代文學的第一份。
有聲小說
小說名:青穀子
播音:岳峰、文佳
作者:焦彥章
錄製:哈爾濱人民廣播電台
更新狀態:完結